八卦新聞裏嘅法律知識

標籤: ,

噚日打開份娛樂版乍見半紅不黑的Solar兄弟被索償二千幾萬毁約賠償,今趟,佢兩兄弟真係賣身都唔掂,不過唔知有邊方高人教路,佢哋識反駁受外界不當影響(undue influence)而簽咗份約。結果係點無人知,不過差不多一年前三色台有位樣子俊朗的小生,鹹魚翻生後被佢過氣兼外號「樂壇吸血鬼」的師父索償,搞到有一排成個靚樣down哂,見到都心痛。

事緣咸豐年前靚仔小生被吸血鬼昆咗簽份賣身契,話以後都要將佢每年一半收入去孝敬吸血鬼。後來靚仔小生人氣下滑,唯利是圖嘅吸血鬼就將佢賣斷去寶島,過住有家歸不得的放逐生活。前兩年靚仔獲三色台女高層垂青,人氣即時V型反彈,吸血鬼就飛撲出嚟揸住張賣身契叫靚仔鎊水,諗住撈點油水。

呢單嘢有幾個頂癮合約法的觀點:(一)普通法話要構成有效合約要有4個元素,即offer, acceptance,consideration(代價)及 intention to make legal relation。吸血鬼叫靚仔簽賣身契要將未來每年一半的收入俾佢,吸血鬼自己攞盡着數,但靚仔就無條件咁送錢俾佢,講衰D就係蝕哂大底,但consideration據我理解係互惠互利,各取所需,而在缺乏consideration的情況下,呢份賣身契就無效(void)兼無約束力(not binding);(二)呢份完全益哂吸血鬼嘅合約,佢作為靚仔小生的師父,應該俾靚仔响畫隻龜之前諮詢獨立意見。法律上有兩種undue influence,一叫actual undue influence,即係你揾張刀「行」住人條頸,咁就算叫對方俾晒副身家你,人哋梗係要揸頸就命;另一隻叫presumed undue influence,即係就算你無「凶」人,但由於你兩條友關係親密,法律上已假定你有向對方使用不當影响,呢種假設關係包括夫婦,醫生與病人,律師與客戶等,總之係一方會信賴另一方的情形。

所以係响樓宇按揭的情況下,如果夫婦要抵押共同擁有物業作配偶周轉之用時,銀行必會要求另一方揾獨立法律意見,以免最後因為發現有不當影響後,void咗份借貸合約,好似次按咁血本無歸。另外要打undue influence,仲要證明份合約會導致一方遭受巨大不利(manifest disadvantage),有單鬼佬案叫Goldworthy v Brickell [1987] Ch.378條番鬼官Nourse L.J.話﹕

…the presumption is not perfected and remains inoperative until the party who has ceded the trust and confidence makes a gift so large, or enters a transaction so improvident, as not to be reasonably accounted for on the ground of friendship, relationship, charity or other ordinary motives on which men act.


講真D,就係稍為有腦嘅正常人都唔會做D咁白痴兼戇居嘅承諾或交易。聽講簽份賣身契時,靚仔信哂吸血鬼,對佢當成恩師咁,聽哂佢話,咁嘅勢吸血鬼就深受靚仔信賴,點會估到佢咁仆街俾塊西瓜皮佢踩。再加上直到死為止都要攞一半收入去養呢條貪得無厭爛賭到唔恨的吸血鬼,真係同俾咁半條命佢無分別,如果咁都唔叫manifest disadvantage,咁就真係殺咗人都唔使填命囉;(三)最後一點就係打民事索償要講時限,一般毀約索償期限為六年,淨係靚仔响寶島過非人生活就已差唔多有六年。咁多年都唔去追人,過咁耐先掘番份陳年老約出嚟,吸血鬼你收擋啦,你嘅追索權同你個人一樣,過晒氣。

吸血鬼查實運氣衰到貼地,幾個月前我有個同事响澳門永利撞見佢賭錢,個衰樣就霉過梅菜,買邊瓣就輸邊瓣,咁無運行,如果真係癲到去告有三色公仔箱撐腰嘅靚仔就聽輸堂費破產,瓜咗都無錢俾殮葬費。

夜話神童

標籤: , ,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李賀《高軒過》

據《摭言》,這首詩是小長吉七歲時,當着韓愈和皇甫湜--即所謂"東京才子,文章鉅公"--面前即席揮毫而寫的,詩成,"二公大驚"。"神童啊!" 大家可能要齊聲歡呼,恨不得拍下小長吉整個吟詩過程再放上Youtube供世人點擊。但即使韓愈身攜一部五百萬像素照相手機,這場天才表演終究是拍不到的,因為煮鶴焚琴的學者早已考證出,此詩根本就作於長吉弱冠之後。所謂神童,原來也只是集體假回憶而已。

近日香港傳媒不停炒作的神童故事,我實在毫無興趣。一來我討厭兒童(所以我小時候已非常討厭同儕),先天便免疫於此等旨在滿足父母望子成龍幻想的花邊新聞。二來是我覺得他們一點也不神,是一點也不;如果說他們聰明,我倒沒有異議。但聰明人世上多的是,何必大呼小叫出賣自己的無知?很多年前,我曾經咬緊牙關給一個資質--我姑且厚道一點--"異常平凡"的頑童補習。他功課差,聽力弱,口齒不清......總之,絕非所謂神童之流。有天我突發神經,決定拿他當白老鼠聊以解悶,便做了一個對他不無小補的實驗:我自己先把整本數學書(小五)速讀一遍,然後再將每課的運算方法濃縮成幾句話,囑咐他邊聽邊做練習,最後要他試試完成書末的總複習。結果他大致都做對了。這代表什麼?很簡單:一個天資最普通的小學生,只要掌握有效的方法,都可以在一小時(我其實只教了他四十分鐘)內完成學校半年的數學課程。當然,我要強調兩點:首先,數學是最易速成的,我相信智力正常者皆不難跳級,若語言文學也能速成,那才較像神童;第二,懂得計算雖等同懂得考試,但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實在沒啥大不了。明乎此,只要傳媒繼續推波助瀾,家長學校又萬眾一心,我深信香港在不久將來,必有"神童滿街走,天才多如狗"的駭人盛況。

我心中的神童是怎樣呢?最實至名歸的,肯定是童年時反過來教授老師"字母本質"的耶穌(1)。如果認為耶穌太神了,我不妨舉一些中國歷史實例。春秋時,蒍賈尚幼,觀子玉治兵無禮,知其必敗《左傳.僖公二十七年》;王孫滿尚幼,觀秦師輕而寡謀,知必敗《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二者庶幾近之:人最難得的是智慧和卓識,很多人到老死那天,依然懵懂愚頑,毫無判斷能力,而兩人竟以幼齡而知禮,兼料事如神,這才是一等一的神童。符合這個高標準的,當然還有不少,例如被黃帝尊為"天師"的襄城小童《莊子.徐无鬼》,相傳七歲為孔子師的項橐見《秦策》五、《淮南子.修務訓》、《論衡.實知篇》等,可惜這些若非跡近神話,便是語焉不詳。退而求次,像昭明太子、黃庭堅般五歲能誦五經,或如下面Abby Julo那樣默識各地元首姓名、本國歷史和大段著名演說,雖不免有點鸚鵡學舌,但較諸以考試奇技名噪一時的本地神童,總算多幾分看頭吧?


忽記起當年的心算神童羅文輝,他現在變成解牛的庖丁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但很多年前,我曾在八卦雜誌看過一段相當詭異的秘聞,恐怕知道的人不多:據說他小時之所以能速算,是因為總有一把神秘"聲音"告訴他答案,只是長大後漸聽不到,最後便淪為在滾滾紅塵中掙扎的折翼天使了。我不能確定這是否屬實,但想到在這鬼影憧憧的盂蘭之夜,由神童神蹟無端走筆至鬼聲鬼氣,是否有點令人略感不安的巧合呢?

注:

1.The Infancy Gospel of Thomas, 6:14-23

(14) So Joseph took him by the hand and led him into the classroom. (15) And the teacher wrote the alphabet for him and began to practice it many times, but the child said nothing and did not answer him for a long time. (16) Becoming outraged, the teacher hit him on the head. After enduring this stoically, the child said to him, "I am teaching you more than being taught by you because I know the letters you are teaching me and your judgment is great. These things are to you like a copper pitcher or a clashing cymbal which do not offer glory or wisdom through sound. (17) Nobody understands the power of my wisdom." (18) Then, when his rage was finished, he said the alphabet from alpha to omega very quickly.(19) Looking the teacher in the face, he told him, "Since you do not know the nature of the alpha, how are going to teach me the beta? (20) Hypocrite, if you know, first teach me the alpha then I will believe what you say about the beta." (21) Then, he began to tell the teacher about the first letter. And the teacher was not strong enough to say anything.(22) Then, while many were listening, he said to Zacchaeus, "Listen, teacher, and observe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letter, (23) how it has two standard lines and impresses coming to a point in the middle and remaining there, coming together, lifting up, dancing, having three corners, having two corners, without strokes, of one family, well-balanced, as long as the alpha has equal lines."


附錄:

以下是Y.T.一篇舊作,文章主要論及音樂天才,但他的想法施於其他領域也無不可。我希望大家可以留心此句:"Truly, I gather, art is not something to be isolated from life; it is life. Brilliant technique without deep reflections from life is but a wandering body without a living soul."任何學問,最高境界都與藝術和生命打成一片。今天很多所謂"神童",即使腦筋轉得再快,其實也不見得能走在時間之前去跳級體會人生。如果真連生命也能跳班,大概就只有落得早夭的下場了。(根據《莊子.天運》引老子之言,神童最早出現於舜的年代,而人之所以會夭折,正是由於早慧。原文是:"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競,民孕婦十月生子相傳再早的年代,孕婦十四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則人始有夭矣。")

On Prodigy

* Some friends of mine have been exchanging views on this issue for several weeks, mainly by means of email. I am delighted to join, though their main concern is prodigy in music, a realm that has always forbidden me to voice anything reliable.

I took the liberty of postponing my reply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 word "reply" might have already been abused. It is always very tempting for me to write endlessly, but less so if I were to venture into a field my command of which could at most be embarrassing. Too bold to regard myself a pianist-whatever sense the title may convey-I dare only ponder upon the question of prodigy in very general terms. In fact, it seems to me that people have quite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a prodigious figure, but not rarely do they only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spect thereof. Breath-taking renditions can often capture the ears of many listeners, yet disappoint the thoughtful soul sitting in the last row, shadowed in the dark.

I am not sure how closely-or loosely-life experience and musical emotion are related. In literature, my happy digression, there is a kind of heaviness that almost no prodigy can pen. Well, Keats wrote his most famous poems in his early twenties, a few years before he died in a duel. Is Keats a prodigy then? Where, if any, should we find a matching table between age and expected achievement?

Furthermore, my biased impression is that prodigies are usually quite proud of their natural endowment and actual achievement. Can they thus be compared with the old masters, who might be even less technically astonishing? Truly, I gather, art is not something to be isolated from life; it is life. Brilliant technique without deep reflections from life is but a wandering body without a living soul. Though yet, I cannot say for sure what is deep in music, for the depth might very well come from the listener instead; the same subjectivity and ambiguity that literature suffers and enjoys.

The progress of a prodigy, therefore, can be compared to the progress of a man's mental maturity, though, indisputably, this latter concept is equally vague as that of prodigy itself. If we force the prodigy to stop playing, but rather to become a listener, can he then communicate with another master on the stage through musical terms? Or, I wonder, can there be a prodigious critic instead? A question without answers; a song without words...

My acquaintance with Roland Barthes' work is poor enough to free me from any guilt of distortion, but I do remember how hard he had pushed for the rise of the reader after this millennium-long domination of the author. He did not talk about pianists, nor listeners, nor music critics; yet, can there be an analogous case here? While having little sympathy for Barthes' views, I do think this late French gentleman would lead us back to the original question, namely, what is a prodigy? The one under flamboyant stage lights might be a prodigy; he might not be a young musician, God knows.

... a song without words; words without a song. And many are still singing for the prodigy. For his music.

Y.T.
April 27, 2001. Cambridge.

教員室演義現形記.第十回

標籤: ,

教員室演義現形記
第十回 執法未嚴明起浪 親民至極暗藏謀

  既知通利sir並非好碼頭,我便繼續想著要往何處投身。命運播弄,真是古今一如。正如內憂之時必有外患,福無重至禍不單行。當我在同僚間浮沉之際,我任班主任的班別又起風波了。此事始末,看官待我細表。

  早於開學之時,我班已設有班會,為了聯絡方便,我便與班會內閣等人交換了msn,因而知道了班會成員會在中秋節時唱k聯誼。當然,我不會放過此親民機會,於是亦一起參加,由於我年紀不大,長得亦較真實年齡年青,談笑戲謔,大有與民同樂之風。果然,小朋友只要哄哄他們,就會純如綿羊了。此後同學們更不時邀我一起午膳,儼如同輩,席間聽到他們說其他老師的是非善惡,亦大有收風之效,更有其他學生踴躍地add我的msn。漸漸,我「好老師」的形象就建立起來了。

  當然,針無兩頭利。當我要求調位、或執行紀律時,學生總是擺出一副恃熟賣熟的模樣,而我就配合地、嘻嘻哈哈地放他們一馬了。此時,我深知不妙,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了,長此以往我將淪為被他們擺佈的木偶,於是我認真地思考接下來的方針,最後靈光一閃,腦海浮出一行古語:

  「上疑禍本,下棄毀譽,宜固本捨本也。」

  沒錯,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只影響到聲譽而已。最重要的是不要被高層懷疑你的能力。明顯,學校走的是紀律路線,我是時候要重立綱紀,重振我在自修室展露過的師威了。有一次,我故意突然提早了默書的日期,並對不合格者記缺點嚴懲,以展露了我手中的生殺大權。中五級小朋友們覺得我出賣了他們,於是對我的惡評瞬即不脛而走。

  此點早在預料之中,親民之初其實我早已留下殺著。因為當我add了學生的msn,只要用他們的email address,很容易可以search到他們的xanga、blog等網上日記,其實此前我早已常閱讀他們的日記,看看他們對我和其他老師的風評,只是我故意不留下footprint而已。但是,此時我卻故意不logout自己的xanga便到他們的日記中觀看。不出幾天,對我惡語的日記便消失無蹤了,因為可憐的學生都只敢在老師背後拆蟹雕花,只要你讓他們知道,你知道他們暗地裡的作為,他們就噤若寒蟬了。雖然我與此班的關係已逝如東流,但總算撥亂反正。此番對紀律的皈依,促成了我日後和訓導主任火癲雞的結盟是也。此回已了,有詩記云:

  「親民嚴法亦權謀,應看天時遂水流。
   奕者高明留一著,猶能局半急回頭。」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請請。

鴿子

標籤: ,


難過的好天氣。窗外, 五隻鴿子躺在對面大廈的窗簷上, 悠閒地抖著一身輕羽曬太陽。

我想起我在東歐遇到的鴿子。在旅舍吃過早餐後, 我總會多拿一些麵包, 作為我及鴿子們的午餐。我很喜歡看鴿子餵鴿子, 有時餵著看著就一個下午。

牠們飛走了一會, 又飛回來了。那窗簷一定特別吸引牠們, 我也有幸有牠們相陪, 吃完我的茄汁豆午餐。

註: 相片是在威尼斯拍的。威尼斯是一處不錯的地方 - 只要沒那些狗屎一般的意大利人。

讀舒爾賽《超凡抄襲》有感

標籤: ,

(本打算在舒爾賽《超凡抄襲》一文下留言,不經意寫得長了,索性貼上來吧。)

舒老兄,

如果純粹模仿書名,而內容則是自行創作,那極其量只能叫混淆視聽,稱為抄襲未免太誇張。至於你說"而且中國傳統以來就有不少所謂的剽竊公案"云云,確是不勝枚舉,但問題是,抄襲或模仿(喜歡的話叫"致敬"也行)根本不是"中國傳統",而是人類共性。且舉書名為例,1903年G.E. Moore出版了名作Principia Ethica,之後Whitehead和Russell則出了一部Principia Mathematica,書名驟眼看來就有六七分相似,但相信沒人會稱為抄襲或混淆視聽吧?而向Gibbon的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致敬的,就更多如天上繁星,隨便到Amazon檢索一下用The Decline and Fall of XXX為書名的,就有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City,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Church,The Decline and Fall of Sex(!)......即使是同類的題材,相近的書名,也似乎從沒人投訴過這些書為抄襲。

至於數到真正的"抄家",我相信西方傳統實在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Isaac D'Israeli的Curiosities of Literature所言,Richesource曾寫過一部剽竊專著(在這方面,中國人似乎還是稍為落後),把抄襲技術系統化,名為“The Mask of Orators; or the manner of disguising with ease all kinds of composition; briefs, sermons, panegyrics, funeral orations, dedications, speeches, letters, passages,&c.”。書中舉例,如果有前人說過全權大使(plenipotentiary)要具備probity, capacity, and courage三大優點,那麼剽竊者只要把這些字的次序修改為courage, capacity, and probity就大功告成了。略嫌兒戲的話,則可用近義字如firm, virtuous, and able代替。相信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技倆跟黃山谷的奪胎換骨是不同的。不同之處,在於詩人的"偷"需要慘澹經營,是藝術上的加工,即使不能"改良",也必定有其個性;至於Richesource提倡的,不外乎機械式重寫或重組而已,書名中所謂 "disguising with ease",已可證其為穿窬之盜無疑。"讀書人的事,能說偷麼?"我想指出兩點,一者,讀書人不該單單指所謂中國文人;二,"如何偷"也是考慮重點,偷得青出於藍的,我認為是藝術。

說了這許多,我並非認為你批評的無良出版社實際是一高級藝術團體。我只想說,單憑書名或題材相近來說,"抄襲"此一指控是過火了,如果你再想想書報攤那一大堆《東周刊》、《壹周刊》、《快周刊》,你甚至可能會同意,這根本是普通不過的商業手法。至於說出版社混淆視聽,我同意這是較合理的批評。但如果《超凡學生》的年青讀者連自己在看什麼也搞不清楚的話,這豈不是比出版社的混淆視聽更可悲嗎?又假如那本《超凡同學》其實也寫得不差,而讀者又的確是喜歡它的內容(而不是書名),那麼即使是混淆視聽的指控,恐怕也難以成立了。

最後,李歐梵所謂的人文研究所,我認為根本是多餘的。人文研究不同科研,最重要的,是人本身,什麼資金、設備、大樓、制度根本就毫不重要。一卷書,一壺茶,二三良朋,清風明月,就是最上乘的人文研究所了。

Fuxing? How come!

標籤:

近日在友blog讀到有關台北Page One,搜尋Page One的官方網站,才知道開了一家復興分店(以往只在台北101有分店)。只是「復興」一詞被拼成「Fuxing」,我心想怎麼叫「F..ksing」?雖然我心裡知道,「復興」一詞漢語拼音的確是「Fuxing」,只是把這個用作路名店名會否有點兒那個?改作台灣當局推行的通用拼音的「Fusing」吧,又讓人聯想起Confusing(最近有人就說孔子的英文稱呼Confucius是不是叫人聯想起Confusion?)。再不然威妥瑪拼音的「Fu-hsing」吧,又顯得古舊過時。意譯(Restoration?)、閩南語(對不起,我不懂)?我真的想不到。

想到了奧地利真的有一處叫Fucking的地方。曾經表決是否更改名字,但居民投票反對這樣做。那個Fuxing是不是要改,怎麼改看來也不用我們費心了。

混血兒

標籤:

不想佔用新春秋的空間,有興趣者可按下連結看閱我的拙作.


混血兒 1

混血兒 2

混血兒 3

混血兒 4

混血兒 5

混血兒 6

超凡抄襲

標籤: ,

繼香港廣告商會及開心莎莎後,今日得知另一位作家袁兆昌的書名《超凡學生》系列亦被另一個系列的小說《超凡同學》逕自挪用書名。(見這裏:「超凡學生」被侵犯事件,以及行動

可能有人覺得只不過書名轉了,那又有不妥?難道你叫超凡學生,我不可以叫超凡教師,超凡校長,甚至超凡痴漢,超凡抄家?

如果眼見harry portter,已出了幾集,那末我我可否改作一本叫henny portter,又或者Da vinci code出名,我又改個Da vinci password如何?

當然書名沒有trade mark,我喜歡怎用挪用也可以。但至少請不要混淆視聽,人家出超凡學生你來個超凡同學,這個跟大陸將Puma抄襲後變做Duma有何分別?屌嗎?Dulama!

想不到,做出版也會做到這樣,真是香港出版業的可悲!香港出版本身市場已經不大,競爭激烈固然在所難免,但也不是代表要用下三流的功夫啊!當然為香港有七百萬人,但每年出好書的的Ratio竟然不及多咱們三倍人口的台灣,人家出的好書何止多我們三倍,同樣地以一河之隔的深圳為例,單單是人家的書城及書的數量質量,便大大拋離我們。

我以前做過小學,對這間剽竊的出版社已略有所聞,六折的價錢向學校賣書,包括運費、每本書都包好,再貼上索書號,基本上你學校甚麼都不用做,唯一只是付錢。書能如此賤賣,以本傷人來達成交易,在利益極大化下也是無可厚非,只是心中有點慨嘆,知識公然販賣,而卻只是個賤價。

賤得來還要再來個剽竊,看來香港政府講甚麼創意工業,講一大堆不著邊際的廢話也是徒然。加上web2.0的時代,長尾理論的說法是你有network的話,幾僻的書都總有demand,雖然理論上已打破了傳統以價格為主的普通demand and supply的定律。不過可惜,香港官商勾結的情況底下,有錢的當然可以以本傷人。你有再多的的渠道,也是枉然。

而且中國傳統以來就有不少所謂的剽竊公案,如郭象剽竊向秀的《莊子》注、戴震抄襲趙一清《水經注》校本、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抄日本漢學家鹽谷溫的《中國文學概論講話》、又或者余英時指郭沫若的《十批判書》抄襲錢穆的《先秦諸子繫年》等都爭訟不休(唔停“-門九,康熙字典解為訟也”),如果羅貫中生于現今,可能也寫不出《三國演義》了,難道不怕被人投訴抄襲《三國志》或《三國志平話》嗎?甚至有時有些名著連著作權也未搞得清楚,如《水滸傳》便有羅貫中撰;施耐庵撰或者二人合撰之說,版本也有甚麼繁本,簡本,容與堂本,余斗象本等等,單單是這些已經可以足夠養活一班學者幾輩子了,又例如《紅樓夢》的甲戊本、已卯本、庚辰本等一大堆版本,再加上索隱、探佚、自傳這些,難怪有人會寫本《紅學末路》,甚至例如由戴不凡的作者是「石頭」論,到最近的土默熱的洪昇論,也足夠讓一班學者研究幾輩子了。所以,之前方潤在本人的網誌留言中,引了《孔乙己》中的一句「讀書人的事,能說偷麼﹖」,也的確這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連李歐梵都在《世紀末囈語》一書中提到:「也許,香港是一個金融城市,一切惟錢是瞻,講求實際效用,所以我這種幻想(引案,李歐梵想提議香港蓋一個人文研究所,使香港有一「人文空間」)只是癡人說夢,講瘋話」,畢竟這是香港之悲哀,香港的悲哀也正正像圍城的喻意:「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你看?不正是每日都有自由行湧進而我們卻竭力要逃離這個鬼地方嗎?

成名要趁早!!!

標籤: ,

成名要趁早,這一句張愛玲的名句,大家都耳熟能詳。

年青的時候,總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夢想。尤其愛閱讀的一群,更是有種常想與人分享的衝勁。你總有某一刻,偶爾發現很多時有些東西自己曾經想過,但總被人捷足先登做了,心裏頗不是味兒。

就像筆者小時,很迷房車,總在想著如果可以在車上座椅加設按摩功能便好了,過不了幾年,好像Nissan的President就己經做了,而當時又忽發其想,如果車子甭方向盤,那末用類似Joystick的方法控制車子,那就可以左右兩邊都可以開車了,這後來又被Benz的概念車做了。在上一兩年,曾與朋友談過,如果可以利用香港地鐵的人流,在地鐵內開設書店,應該有可為吧?這也被商務捷足先登去了,當然我要承認我這個念頭來自上海的季風,但我的想法當然與季風不同,也與商務印的理念不盡想同。

昨日看到宋以朗先生的東南西北博客,Link了去奇摩新聞,看了一篇《特別費案/判決書提歷史 宋朝公使錢=現在特別費》,其實這個講法,我早就在上年已經在新春秋的《速寫四則》內提過了。

這不是在自賣自誇,說自己有甚麼先見之明之類。而是想說,有很多東西你只在腦子裏空想,如果被人捷足先登,便十分可惜了。就像愛因斯坦與希爾伯特一樣,誰剽竊了誰,還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概念?這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正正感到有好多有才華的年青人,空有一肚子墨水,沒地方把大作發表,只好像老舍筆下的神槍沙子龍一樣,只好獨自對著月光擦槍了。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如果學了一身好武功,不使出,就仿如遇不到鍾子期,不如毀琴去好了。

而這對于一班有志出書的年青人來說,也是苦無出書的途徑。在網上找到的自資出書的公司,至少需要六千多元,最貴的去到差不多兩萬。這麼昂貴的成本,並非人人負擔得來的。所以我這幾天便與朋友決定為一眾有志之士自資出書,而且價錢絕對便宜。

綜觀市面上自資出版的書,內容質素參差不齊,甚至連出版社幫一些blogger出的書(blook)。這些書大多也空洞無物,只需起個吸引人的名字,隨便找幾篇爛/頹文結集便可以結集出書。有些雖然內容全新,但也掩飾不了那貧乏的內容,甚至更有出現剽竊的「醜聞」。所以我們第一次想出版的便是前人未做過的研究或做得比較少的題目,例如維園阿伯、中國上古宗教,查慎行的詩學研究,甚至也可以為Zeke出本猶太秘學又或者上次聽倉海君講的那本用文言文寫的曠世奇著。

所以說,只要有夢想(Do you have a dream?),凡事可成真,千萬不要讓機會/夢想在你的思想夾縫中輕輕溜走,到你要抓緊它的時候,已經變為人婦了。我們堅信江湖中臥虎藏龍之輩不知凡幾,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與我聯絡,竝請各位大大為小弟廣作宣傳。

瘋言醉語

標籤: ,

幾年前不大喜歡上網,頂多只到朋友的留言板塗鴉。今天喜見道士兄談他最拿手的酒,便記起當年在留言板上的一段對話。近日提不起勁,最大的娛樂就是面壁,唯有貼貼舊文,聊當新作。下面的公甫就是道士,一望可知,我則依然是我。前世今生,大概也不外如是。

日期: 2003-11-30 19:53:13

公甫 (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生老病死﹐生亦何喜﹐死亦何悲﹐不問是避﹐
不重是愚﹐由是界外﹐故無白者﹐看化如常﹐
浮生六道﹐自得其所﹐倘無生死﹐生焉為樂。

Magliabecchi﹐越老越瘋﹐老道佩服。老董格言﹐可圈可點。
吾早棄窺天地奧義﹐狂醉餘生已如醒﹐倒行方見途無盡。
如欲以水填海邊之洞﹐不如先堆能捏之沙﹐真諦溶透身邊人和事﹐
提其點滴不勝野雁之追乎。苦海無涯﹐不尋先得﹐不定終點﹐自無迷途。


日期: 2003-12-04 15:42:53
Magliabecchi ( no email / no homepage) 留言:

公甫文几醉鑒.僕老而彌顛.子言深獲我心.真鮑叔之知我也.久疏音問.兄狂如昨.誦其謬悠之論.氣韻曠遠.放任肆誕.大類晉人列子中之雋語.令人塵心頓消.僕尤賞倒行方見途無盡.愛其未經人道也.果為醉人醉語.亦足書紳焉.使兄之荒於酒也.果能如公孫朝.由是得以忘世道之安危.廢存亡之哀樂者.則進乎真人之道矣.特弗知能長醉不醒乎.終身醉者.聖人也.飲而醉者.眾人也.賢愚頑聖.終成臭腐.廢而任之.醉以俟死可也.當身之娛.詎可去哉. Baudelaire 有醉歌一篇.姑譯數語以示.子其勉之.歌曰.人不可一日不醉.俛仰一世.光陰勞而戮之.唯醉可排遣.君宜長醉不休.詩酒道德.皆堪醉人.從君所好.(Le Spleen de Paris,'Enivrez-vous': Il faut etre toujours ivre... Pour n'etre pas les esclaves martyrises du Temps, enivrez-vous sans cesse! De vin, de poesie, de vertu, a votre guise.)

啤酒淺說

標籤:

上星期和倉兄簡簡在電話談了幾句﹐他說有興趣想知下啤酒點分類﹐那些才能算苦。一講到酒﹐寫幾本書都講唔晒﹐就是單單是啤酒就可分過百種﹐不過我且試下大路的說說。大的啤酒廠有: 美國的 Budweiser, Miller, Pabst, Schlitz﹐加拿大的 Labatt, Molson﹐中國的青島﹑燕京﹑珠江﹐日本的朝日﹑札幌﹑麒麟﹐韓國的 Cass, Hite, OB﹐泰國的Singha, Chang﹐墨西哥的 Corona﹐愛爾蘭的 Guinness﹐荷蘭的 Heineken﹐丹麥的 Carlsberg﹐菲律賓的 San Miguel...。(咦﹐原來我個腦就記埋這些垃圾﹐這些大廠的我全部都飲過﹐另外沒寫的也有十來廿種吧。)

做最基本的啤酒﹐就是水﹐大麥麥芽﹐酒花﹐經酵母發酵而成。工驟主要分七個:混合﹑隔開﹑煲煮﹑發酵﹑沉穩﹑過濾﹑入樽。如果單單問苦味從何而來﹐那麼答案很簡單﹐就是在煲煮時加入啤酒花(hops)﹐大部份的苦澀味也是來自這種植物﹐同時也給了酒它另外的特質。至於點分類﹐啤酒就有自己一套量度苦度的系統 International Bitterness Units scale (IBU Scale)﹐由清淡如水的美國啤的5度﹐到大麥酒的近一百度之間。不過這些也只是參考數值(當然如過是酒廠就要計算得準確﹐要計出酒花的alpha acid 含量﹐酒花在和麥芽水異構化的時間﹐濃度)﹐因為還要看那種啤酒用的麥芽成份多不多﹐多麥芽就會製出多點糖份。如果糖份高﹐就算苦味的因素(alpha acid resin)多﹐喝到入口可能反而不及另一隻苦素少的啤酒苦。當中影響味道的可以是水質(礦物含量)﹐原材料(大麥麥芽以外﹐和其他穀類的混合﹐烤炒麥芽也影響結果的味和色)﹐啤酒花(種類﹐多少)﹐溫度﹐和用那類酵母(分浮的﹐沉的﹐長期慢發的﹐還是短期快發的)﹐因為連植物每季也會有點不同﹐現代的酒廠就已經控制了每個部驟的數值﹐來做出穩定的產品。如果是自己煉啤酒﹐很多時每次的結果也很不同﹐消毒做得不夠還會整桶變酸變壞。

倉兄提到的 Tetley 屬 Ale, 其實也分五種產品Tetley's Smoothflow, Tetleys Extra Cold, Tetley's Imperial Cask, Tetley's Mild, Tetley's Dark Mild。Guinness 就屬 Stout, 因為有部份大麥再烤過所以就深色很多﹐亦沒發過芽從而減少糖份。其實覺得滑﹐真的要多謝現代工業﹐否則又怎打氮氣和二氧化炭入樽。加入了二氧化炭﹐也可令酒入口感到更新鮮。而厚泡的酒打入氮氣﹐是因氮氣可溶性較低﹐而那壓力令酒流過一塊有極小孔的片後就做出小泡(因此罐裝的效果就不及桶裝的效果好﹐亦為微微較酸。(Guinness的罐有令一個系統))。少氣但有細泡﹐就做成滑的口感。香港人驚蝕底﹐最好就成杯滿晒無泡﹔日本人斟啤酒就斟半杯泡﹐我都唔知飲酒好定飲泡好﹔個人覺得大杯配少量約一吋泡則很好﹐不過當然亦看種類。泡沫保持得久不久﹐就看做酒的澱粉﹐如小麥則較大麥久﹐如果隻杯唔乾淨有油﹐也會令泡沫消失得更快。

有些小酒廠﹐就會調配更另類的啤酒﹐可用到麥﹑粟﹑米﹑小米﹑高粱﹑木薯﹑薯仔﹑龍舌蘭草。一些會在冬天季節加入香料﹐或加入些本土味道﹐如果味﹑蜜糖。像在溫哥華我試過隻加入楓樹糖漿的啤酒﹐也還不錯﹐不過就不是太覺加入的味道。最終什麼系統也是假的﹐苦不苦﹑好不好味﹐還是信自己的味蕾﹐選擇自己喜歡的味道。如果在個溫暖的下午﹐外國的碼頭邊吃fish and chips﹐配杯特式的ale﹐慢慢品嘗﹐當然是人生一大樂事﹐還要講求溫度適合(*1)。不過如果在老蘭同班豬朋狗友猜枚劈酒﹐就當然是有幾淡得幾淡﹐有幾稀得幾稀﹐否則就好易搞出人命﹐最好就坐埋花糟隔籬﹐飲半杯倒半杯﹐哈﹐現代人真無衣食。啤酒酒精一般也是5%上下﹐有些公眾地方買的(如球賽)可能會得3%﹐有些叫table beer的可能只得1% (在比利時甚至曾派給學生飲)﹐還有些重酒精成份的啤酒(*2)。

有時間﹐有地方﹐有器材﹐有金錢﹐自己也可搞搞創意煉自己的啤酒。啤酒勝在快﹐最短兩星期左右就有得飲﹐不像某些紅酒要等十來二十年﹐做好都唔知有無命飲。啤酒廣告總少不了色情﹐我也找個好片來埋尾。哈﹐不過就不提議學習﹐一切後果自負。



---------------------
*1: Serving temperature: well chilled (7 °C/45 °F) for "light" beers (pale lagers), chilled (8 °C/47 °F) for Berliner Weisse and other wheat beers, lightly chilled (9 °C/48 °F) for all dark lagers, altbier and German wheat beers, cellar temperature (13 °C/55 °F) for regular British ale, stout and most Belgian specialities and room temperature (15.5 °C/60 °F) for strong dark ales (especially trappist beer) and barley wine. -wiki
*2: Exceptional strength beers
Some brewers have used champagne yeasts to increase the alcohol content of their beers. Samuel Adams reached 20% abv with Millennium and then surpassed that amount to 25.6% abv with Utopias. The strongest beer sold in Britain was Delaware's Dogfish Head's World Wide Stout, a 21% abv stout which was available from UK Safeways in 2003. In Japan in 2005, the Hakusekikan Beer Restaurant sold an eisbock, strengthened through "freeze distillation", believed to be 28% abv. The beer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trongest yet made is Hair of the Dog's Dave — a 29% abv barley wine made in 1994. -wiki

mf點唱站(四):安妮

標籤: ,

我公司的同事很喜歡懷舊金曲,今天同事談到王傑,讓我想起《安妮》這首歌。據說安妮(Annie)是他的初戀情人,法籍,因車禍去世。這首歌是寫給她的,我以前也有一位朋友也叫Annie,也曾給她送上這一首歌。當同事聽著,問:「你最終還是失去了她嗎?」是的。Anyway, song for you:



安妮 王傑(Dave WANG Chieh,作曲兼主唱) (粵語版為可能)
填詞:陳樂融

事到如今不能埋怨妳
只恨我不能抗拒命運
時時刻刻沈醉愛河裡
誰知悲劇早己注定
閉上眼睛想起妳的情
難忘記妳我曾有的約定
長夜漫漫默默在哭泣
心中無限痛苦呼喚妳
安妮 我不能失去妳
安妮 我無法忘記妳
安妮 用生命呼喚妳
永遠的愛妳

語文教育私議 (作者:Y.T.)

標籤: ,

嘗與衿契論語文教育。竊以文者字為本,習文豈有不以學字為先?許慎說文之旨,一在細疏字義。字義既明,造句屬辭,自可穩健,毋令學者但憑上文下理,而胡揣其字云。

聞近年香港語文教育,唯重理解而輕背誦,此其大謬者也。試觀乎古德明,陶傑,董橋,金庸,岑逸飛,司徒華之輩,未有輕夫舊學根基而能文者也。自古為學,皆云苦學,去其苦而欲其成,不如悉絕其學,了其餘哀耳。

或曰:上者姑可如此,下者不能也。

曰:非也。古之生童,悉從課字誦書入手。不成一代鴻儒,猶可點竄塗改,達意文章,畢生受用。豈昔者知而今者愚乎?今之人其不忍太過耳。以為童子無憂,洋洋而學,則必奮思自通,創意如泉矣,殊不知其有思而無學,欲言而亂語,如此之弊,萌夫一代而禍夫百年者也。

今之世也,求學如購物,何哉?媚客之風(consumerism)熾也。於是文教不興,必罪師長制度,所謂革故鼎新者,悉以曲護生童為務,苦者裒其苦,娛者益其娛,則禮曹相慶,眾口囂囂,以為必成其教矣。嗚呼。此何人哉,此何人哉!

昔者,窮村陋巷猶有讀書之人。布衣而至卿相者,奕代有之。足見古之學者,不盡世家,苦學之道,無違普教。然則學而未之達者,如之何而可也?曰:下者,即令其學,不學,可以罰,復不學,可以退之。

古之治人者勸學,故學者皆自勉;今之治人者逗學,而學者泰半墬其志矣。夫訓令不行無以治兵;威嚴不立無以勸學。賴夫營謀之心而勸,消費之心而學,而能有功於文教者,吾未之聞也。

或曰:學,弗止於文。當今之世,德之衰,有甚於文者也。

曰:夫學問萬殊,文固止其一耳。中下者不能,可使之試覓他學,或就其才亦未可知。然則,苦學之理,非以棄之也,望其惜學而益奮發耳。苟有屢試而不能者,憫之也,助之也,非以浮言而欺之也。近歲尺度日寬而學子日惰,甚有自欺而日驕者,其不可悲乎?

至若德教之不足,余固深痛之也!惟童稚無知,或可授之淺理,其至者則不可。及其長也,方命明辨慎思之功,同年講習,抵論切磋,是循其知而成其德之道也。夫君子之學也貴慎始。童稚之時,一言一行,皆有深致夫其潛意識 (subconsciousness)者,而理之所及,顯意識(consciousness)而已。範之以規矩,而後授之以道理,此慎其始而明其終者也。文亦如斯而已。

一肚戲

標籤: ,

昨夜風雨飄搖,和幾個朋友躲進電影院連看了兩場戲。戲票訂了良久,都是朋友出主意代購,我也懶得勞神。直到入場前一刻,也沒正經看過戲名半眼,完全不知是啥。噢,第一齣原來叫Les Témoins(港譯是浮誇到無倫的《愛在瘟疫蔓延時》,打冷震),男主角Manu明明生愛滋死了十世,電影還是「蔓延」了半句鐘有多,彷彿長期服用千年人參兼天山雪蓮,不幸地令到收尾半小時死唔斷氣。後段雖稍悶,畢竟還有紋有路,余生也晚,能夠這樣若無其事地「見證」一下世紀絕症的誕生,尚算不枉。

壓軸一齣叫《巴黎戀曲》(Les Chansons d'amour),開場前覺得觀眾明顯多了,再推敲一下片名寓意,心想:「這種戲路由法國佬拍,不可能沒大量活色生香的場面,難怪。」開場後,見Ludivine Sagnier盈盈踱步,第一印象甚佳。但幾分鐘後,男女主角居然失驚無神引腔高歌起來,merde,片名之童叟無欺大大殺了我一個措手不及,眼鏡當場跌了三寸。如果歌曲有《秋水伊人》那樣悅耳還好,但聽了幾分鐘始終聽不出什麼旋律,唯有指望漂亮法國妹填補之後90分鐘的慘白吧。只是禍不單行,不出半小時,Sagnier居然失驚無神暴斃,我暗叫不妙,知道自己要跟那位竊以為全場最醜的男角(見下圖)共度餘生了,唯有認命。當然,看戲不該那麼膚淺,把焦點對準劇情吧。但sorry,本片劇情比紙還薄,內容無聊,如果導演想表達的,正是這些年輕人生活的空洞,可謂空前成功。

最後一個畫面,異常到肉地嘲諷了本人事前的庸俗期望:只見兩位男角爬出陽台當街法式擁吻,完。人人雞飛狗走之際,同行的K.居然紋風不動,好像很「回味無窮」,果然影迷的口味就是不同凡響,無得頂。昨晚比較有趣的,是開場前一夥兒在附近的Outback吃飯,K.點了一杯Tetley's,我立即想起早上才看到上海的frisson寫道:「和A坐定,本來準備點我喜愛的Tetley's,不料此地好一點的苦啤都價格不菲,約為英倫那裏的二倍。」(見於他最新張貼的《27度》)記憶中,K.從未在我們面前點過Tetley's,可巧的是,我一天內居然兩次聽到Tetley's的名字。好可怕的synchronicity,作死。這周末非得再飲一肚這苦啤不可。

迷宮

標籤:

不想佔用新春秋的空間, 如有興趣的話, 可按下連結看閱小妹的劣作.

迷宮1/4

迷宮2/4

迷宮3/4

迷宮4/4

未焚草

標籤: ,

疇昔之夜.閒遊網絡.偶睹Y.T.五年前舊作.覽之興懷.感斯文未墜.斤質猶存.假我暇日.必重修舊業.以俟子期之賞.特錄少作於此.用識此事.倉海君零七年八月七日記於豹變堂.



余三年前始讀舊詩.心竊好焉.既而諷誦寖多.腹笥稍盈.頗以為有裨於製作.遂率爾而賦.年來積數十首.庋藏不問久矣.比來乘暇理篋.檢視殘稿.頓覺光景奔輪.前塵似夢.既嘆當年之電貿.復嗤少作之羊腔.忽憶濟慈嘗云.人值血氣未定之齡.習性恆遷.舉厝靡常.馳騖有餘而思慮不足以致遠.故多工愁善感.強作蟲吟.斯言正切吾舊作之病.雖然.曩昔情事.亦憑此留痕.茫茫來日.能無覽紙興懷乎哉.今姑謄錄其猶可觀者.益以新製.都為一卷.題作未焚草.以示素無立言垂世之意.聊待異日付火可也.九八歲杪踽涼生序

自註. Keats, Preface to Endymion : “The imagination of a boy is healthy, and the mature imagination of a man is healthy; but there is a space of life between, in which the soul is in a ferment, the character undecided, the way of life uncertain, the ambition thick-sighted: thence proceeds mawkishness.”



九六年

贈楊素懷

滔滔天下是.知我者誠希.素懷雋俗士.緇塵未涴衣.在眾若處野.陶然獨忘機.古心更古貌.危坐山巍巍.墳典無盡藏.疊窗天日微.精思耽經術.夙與眾相違.於邑孔孟道.行世日斜暉.奮庸熙聖載.會借魯戈揮.舉世迷不返.手援天下歸.今無惛惛事.赫赫詎可祈.風雲一朝遇.魚潛化龍飛.予真局井底.明朝渺難幾.邂逅暫適願.何時能相依.綢繆百年好.百年露未晞.

自註.楊君即掬香齋主人

偶書兩章

上清一謫苦沉淪.天地翻時復幾塵.彈指春餘無限恨.回頭人已百年身.落花委地枝空折.閱水成川世又新.不覺蹉跎徒負負.東風柳絮總傷神

夙因欲叩竟何由.心事楊花轉未休.倘許為萍終勿起.即今咒筍亦難留.癡雲夢雨經春散.獨鵠孤鸞對鏡羞.明日出山泉水濁.回頭又閱幾身秋

晨起聞雨聲

吾今喪我無人會.乍覺敲窗有客來.人在雨聲中睡起.夢如畏客故飄開

朝見大霧

飛樓聳翠覓都空.十里花藏纈眼紅.下矚茫然天委地.高呼快矣嘯生風 
身拋人海沉浮外.夢入雲鄉散聚中.分我廬山煙一袖.便來終日興無窮 

戲書

詩魔窮鬼總為儔.帝遣吟哦起且休.若得掣鯨遊碧海.不勞騎鶴上揚州 

山路獨行

林鳥含情歌睍睆.山英無意落繽紛.不通姓字飄然去.信步偷香到夕曛
雜阿含經謂一比丘迎風而坐.隨風嗅香.有天神語何以盜華.汝今便是盜香賊也.

 
四拗

唯饑宜下飯.長賤好吟詩.病得閒中趣.愁為悶裏資. 

附青玉案

人生少聚還成別.隙駒過.煙雲絕.兜覺前塵如電抹.悲歡元幻.合離須慣.把盞無言說. 憐君表裏都霜雪.顧我終難為人熱.一笑相忘成解脫.秋來拋扇.世情燭轉.休羨雙飛蝶. 


九七年

病中有悟

曩恨此身非我有.今存病骨欲之無.一風能使花開落.泰火經春是否鑪 

夢中見善恆覺來有感

知君真箇似飛蓬.夢亦西東亂逐風.剎那相逢仍話別.人生無乃太匆匆 

夏日細雨欣然獨步

一雨將秋驀地涼.輕陰漠漠日悠揚.興來打繖充荷響.意愜臨風覺草香 
身與浮雲同澹蕩.人行鬧市各棲遑.只今誰憶煙波叟.自在沙邊臥未央 

暮春三題

日夕飛花輕似夢.春闌世事淡如煙.此身難借風歸去.不到蓬萊第幾年 

仰望夢夢不我矜.胸中靈氣枉鎪冰.天荒地老誰人會.獨立蒼茫杜少陵 

紅紫朝朝恨發遲.漫山笑立鬥嬌姿.豈知一旦芳菲盡.都似春風未到時 

遣愁

推擠不去向三年.井底鳴蛙占一天.臂未屈伸成昨夢.帝教跼蹐讀陳編 
盡看百鳥翔空後.更閱千帆到岸邊.肯放閒雲從此逝.還山身世兩無緣 

楊君素懷語予.同學有一女甚可人意.雖暗悅之.苦無行媒.迄今不相知名.因竟日浩歎.望風軫慨.誠可哀復可笑也.蓋吾曹既慕為方外之人.尚智之士.則非特禮之所設.并情之所鍾亦不宜在吾輩也.因賦詩一首以調素懷. 

行廁污囊美莫誇.昏迷世喚一團花.子無感帨尨將吠.春暗穿牆鼠有牙 
隱約窺蓮依霧立.蕭疏怯葉逐人遐.意根薤本端難拔.慎勿情田漫種芽 

初與友人期暑假出遊.復囊空弗克成行.遂賦一律以謝.並用自解.
 
輸與長江浩蕩流.依然永日鎖重樓.寫憂徒效魚千里.破恨寧煩酒一甌 
貧未辦車聊大隱.神堪作馬且天遊.宮人錯羨波中葉.不道無心最自由 

上錢鍾書楊絳兩先生

平生軒輊豈常儔.追逐雲間隘九州.擺落群盲隨摸象.滑稽庶物任呼牛 
氣吞四海無全目.生出三災已白頭.會復相酬鳴幾世.長看凡鳥黯然愁

風漂蘀落縱堪嗟.賴有寒梅晚著花.獨立冰霜猶帶笑.迭來寵辱總無譁 
未知俱老何堪隱.想得相隨便是家.弄翰賭書忘歲月.憑他春日逗天涯

雲龍相逐兩騷人.願把文章謁後塵.早向書中嘗世味.豈從劫裏喪天真 
待寧潭月微波影.洗出泥蓮異調身.今日維摩權示疾.明朝花鳥信精神

九八年

論詩二絕句

一寸心波萬象縈.珠沉學海老龍驚.群愚未領風騷妙.卻說唯專對屬名
舊詩實優於新詩.然其妙本不在形式工整也

氣帶風沙刊少作.多師詎肯守青箱.細流也是崑崙派.晚炷無題一瓣香
題槐聚詩存後

聞錢鍾書先生下世感而有作

一片花飛去.神州不復春.文章泉下夢.富貴眼邊塵.秦失哀寧入.容齋筆待新.高風誰與逝.彭澤晉詩人.

無題

千尺桃花水.相思一寸灰.桑蠶空自裹.蠟燭替誰哀.午夜翻書帙.平明送酒杯.吾誠無復慰.辜負謫仙才.

生日雜詩

偶落繁華地.甘為澹蕩人.任真欣自得.避俗嬾相親.籠鳥飛還住.巫雲卷又伸.漫誇心化石.終古不緇磷.

幼好潯陽隱.長懷躡子蹤.尋書佳趣溢.枕菊夢香濃.忽忽旋磨蟻.憧憧鑽紙蜂.滿山桃李俗.秋水渺芙蓉.

外編

二零零二年

某君屢招飲茶聊題短句以寄

坐聽松風生午琖.閒煎雪沫軟枯腸.人間湛濁來無路.一笑由他四大忙

下帷未覺公羊惑.摘句何妨女史吟.永日茶煙揮麈尾.倡條冶葉不關心

風簾不捲光如潑.晴日烹香颺乳花.乍喜吳兒真木石.年來曾未變鶉蛙
世路無窮.但有茶煙引緒.往事千端.都來眼底.四年來錮智惠於塵俗.槁項黃馘.幾偷愒逸樂.所幸道勝胸臆.公羭未攘.終以執志不化.把琖思之.能無喜乎.

自註.某君即左冷禪

赴法前與數友遊寶蓮寺大佛下終日不見一僧

追涼方喜暫登臨.宴坐山圍靜洗心.午梵不聞疑有寺.夏雲稍聚議成陰
年華節物交愁短.意味空門漸覺深.似恐相逢端過恨.闍黎何處臥愔愔
杜詩.相逢恐恨過

旅寓中秋作

飄零苦厭抵中秋.屩褐生涯未自謀.佳節殊鄉無舊友.重逢唯有月當頭

零碎片段 偏側了的十八度角

標籤:

零碎片段

* 昨日和朋友吃飯﹐一進間韓國餐廳﹐放下手中一疊紙後便往小解。那知出來後則見人去樓空﹐全部人不知所蹤﹐卻給兩三個侍應古怪的眼神瞟著﹐錯愕之際﹐已想到絕對給人擺了一道。(沒有半個人留下通知我一聲﹐連我手上的東西及人﹐也一併被遺漏了。)也沒所謂﹐我也擺了個老闆款﹐索性準備慢慢打個電話問清楚什麼事﹐電話已經響起來﹐原來嫌餐廳價錢太貴﹐他們決定轉場。及至飯後﹐提到此事還有人風涼說:"哈~你還放不下嗎? 不要這麼執著。我已經忘記了。" 那當然的﹐因為我才是那不單給人狠狠的盯著﹐還要從那侍應的手上搶回自己的物事的人(係呀﹐哈﹐這樣的益友﹐真不知從那裡找來)。嘻﹐幸好面皮也不薄﹐尷尬是不怎麼感到的﹐只好為那一秒的迷惘笑笑﹐想起覺趣。

* 在博"聞見思錄"中說起過《林語堂傳》。隨了第八一列﹐這裡對其餘的戒條可真的犯得徹底。

* 看博"子貓物語"說"葬禮"。記得在外國有個鬼佬問過我﹐他說他懂得一家很奇怪的中國人鄰居﹐明明生前就對自己家中的老人不理不睬﹐甚至呼呼喝喝﹐但是死後行的葬禮卻豪華得過份﹐子女又哭得淒厲﹐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當然﹐葬個風水穴﹐子孫可得興旺福蔭這道理﹐又怎可能被猜想出來﹐更加沒可能估到的﹐就是連哭喪也能算上種職業。 我想﹐如過人死後真的在天有靈﹐應把這些子孫好好詛咒。

* 我又知某大戶人家的長子為了省錢﹐把老媽塞入太小的棺材﹐最後連肋骨也壓斷兩條才總算放入了。我覺得這份心情﹐往往比死人或屍體恐怖。自己最近也寫過:"其實殺人的動作從來也不恐怖﹐最多咪又係血血肉肉﹐真係最多咪死﹐死後無論風光大葬還是磨作肥料﹐只不過是處理問題﹐可覺恐怖的是人的心態。我們每天其實也在殺其它的生物來維持著自己的生命﹐死亡本身就沒有什麼可怖。" 如果是能力不及或其他原因﹐也沒話可說﹐但是為了省兩個錢﹐又或是選擇銀紙多於親人﹐恐怖小說比起來又算得什麼?

* 想起整年前說起過殺生的舊文﹐生命的了結﹐是可以全無意義的。

偏側了的十八度角



與恐懼在談判桌上

事實

標籤: ,

  有關皇后,自問未有足夠學識去討論太多有關「保衛皇后碼頭」理念上的問題,所以,我只能夠就一些事實寫點東西。

  今日劉建威在其信報專欄中以《「保育」愚行》為題,指責保育人士在「皇后碼頭」的牌上髹上「垂死維港」及「摩地大商場」等紅字。經過一輪批評之後,劉先生就下判斷,「那些『保育人士』根本不是在珍惜、保護『集體記憶』,他們的行動,只是自我沉溺,借助集體行動來宣洩個人精神上或現實上的厄困」。

  然而,如果劉先生肯去求真,如果他曾經到過皇后碼頭的話,他應該見到所有本土行動貼的東西都是可移除的,而且有貼上「保護一級文物,請勿直接寫在牆上」之類的告示。(印象中有不少「天滅中共」之類的語句寫在牆上,他們才會貼上告示。)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沒有到過皇后碼頭,倘若劉先生看電視時看清楚一點的話,就會見到那些他認為「破壞文物」的紅字,根本是先包住牌子後才寫上,也就犯不著如斯急不及待下個「愚行」之結論,指責保育人士了。(假使他真的如其文章所言,「一向尊重『保育人士』的看法」的話。)

教書(作者:frisson)

標籤:

我是一個很糟糕的教師,我知道。現在有兩個小孩需要我幫忙補習英文,是親戚朋友的孩子,無法推脫。

因爲我不認爲英文可以教,如果要教,也要我來選擇學生。這都是糟糕的教師的通病。最優等的教師,是不論什麽樣的學生都能夠扶直,當然,以什麽樣的代價姑且不論。

作爲一個文學研究者,草根文化中對外國語的態度讓我在無奈和憤怒中遊走。對於一個說一種孤立語的民族來説,習得一門屈折語(有論者說英語已經是孤立語,我私下覺得是英語沒有學好的緣故)的第一步就是重新描畫思維語言的結構圖。在這個過程中,直覺和記憶力比分析更受用。分析永遠是a posteriori的,是描述性的而非規範性的。冠詞和動詞變位是中國人常犯的顯性錯誤,其實在母語者的口語中,動詞變位的錯誤也是很常見的。如果學習德語和法語,語法性(尤其是德語的名詞詞性)更是一個“搞怪”因素。但對於語法的基本事實,大略知道其實就可以。中國學生的語法比母語者不知好多少,但這都是基於一種“語法本位”的錯誤認知之上的。其實根本在於人們誤認爲語法是“竅門”,有舉一反三的妙用。

問題是這種舉一反三其實是一種“反鏡像”的錯誤。對於語言結構圖的描畫正如人眼睛辨認臉的輪廓,不必算出雙眉之間距離多少釐米,就可以把朋友從生人中間分開。那是一個直接的感知過程。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建立認知世界和語言的直接聯係。母語與外語之間的關係,竊以爲並不很重要。中學裏的翻譯教學法,其實是多餘的。因爲學生一旦牢牢抓住“翻譯”,就會失卻從外語把握外語的機會。任何印歐語,都是中文説不清楚的。借助翻譯的結果,就是永遠在直接連接的外部徘徊而永遠無法用外語構建思維語言。或者用本雅明的話說,是錯誤地“保存了母語恰好處在的狀態,而不是讓母語被外語深刻有力地影響”。他說的是翻譯,但同樣適用于外語的學習。因為作爲一個具有“世界文學”眼光的學者,本雅明是把世界語言的總和看作“純語言”,任何個別的語言只是一個特定的表徵而已。他也佐證了要在習得外語的過程中掌握特定語言的mode of signification。這其實就是所謂的語感。

獲得語感的過程是大量的暴露(exposure),但這正是外語教育的瓶頸。中國文化崇尚機會主義,外加學者如果不兼有商、官或媒體人的身份,其實都是人微言輕的。我每每看到鋪天蓋地的速成保票,和令人髮指的“等級考試”和“資格證書”,覺得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國度。在英美大學裏面修讀“同聲傳譯”的碩士課程的學生都不見得能拿下會議的口譯工作,這邊本科沒畢業的小孩就拿高級口譯證書招搖,聲稱自己有“流利”的英語。恕我直言,上海這廂達到“流利”的人不多;而且那流利,頂多限於一般性話題,一旦要求思想的流利,那也就立時顯現出貧乏的根基。

說到這裏,就已經遠離了語言習得的問題。這是我們時代語言萎縮的表徵之一。語言的口號化和廣告化(也就是諂媚化)使得人們忘卻了倉頡造字時候“天雨粟、夜鬼哭”的宗教場面;即時通訊的發展,也導致語言的崩解速度加快。現在中國人學不好外語已經有了藉口:外國人也說不好自己的語言。英美作爲流行文化的輸出國自不必說,法國人也開始混淆形容詞的性。這個時代的語言背離了本雅明所謂的“純語言”,開始指向“個性”,就是災難的開始。因爲語言是“介乎詩歌與教條之間的物事”,個性或個人的身份,其實和這個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給被迫接受的這些學生往往也開出詩歌+教條的藥方。所謂詩歌,就是讀好的文字,能夠稱得上是好散文好韻文的那些。教條,就是記憶與反復甚至過度的 exposure。問題是現在的小孩相信武林秘籍,拒絕用力,結果是他們要求我“降低拜訪頻率”,以防作業過多傷到大腦。我正好可以抽空看看艾略特的《詩全集》,順便燒燒巴洛克的香火。

下午偶爾在商店裏聽到中英混雜的歌曲。中文部分口音莫辨,英文一聼就知道是中國人在努力,當然結果已經很好,可我仍然免不了說:那真的還不是英語的送氣和咬字方式,不管你習得的版本是英國、美國還是澳洲,因爲重音音節和語義之間的糾葛,不是那樣機械地表達的……

看得到,不等於記得

標籤: ,

Y.T. 在《皇后之戰的教訓》中提到:

It may be untimely to ask this question, but it seems that few supporters of heritage preservation have ever asked it seriously. I mean: Why are we suddenly so enthusiastic about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particular the preservation of tangible heritag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history, and the sense of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detached from the social world of ordinary citizens? People in the 50s, 60s, perhaps even the 70s needed no heritage preservation, because they felt strongly the link with the past: in the present the past lived. To demolish an old building was, for them, no disruption of the continuity of tradition; for tradition was no sterile thing: it welcomed, and ought to welcome, creative destruction.

Ever since what time, shall we not wonder, has our city, or the whole modern world indeed, become so attached to the notion that every act of destruction must be disruptive, and that tradition--if there be still such a thing--msut be so weak and so brittle that it needs a bandage at every turn and twist?

It often occurs to me very ironic that China, a civilization which is not unknown for its deep sense of history, has not, until very recent times, preserved the said sense by preserving tangible objects; in history books, in literary creations, in popular plays, in communcal festivities and daily allusions: in all this the past lives. No museum is necessary to preserve an armoured corpse.

It is often said, nowadays, that by preserving tangible heritage the next generation would know more about the past of HK; I doubt it. The UK has probably endeavoured not a little to preserve its tangible heritage; and there stands also the long honourable history of a BBC commissioned to educate the Britons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their past. Then what? No less a historian than N. Ferguson has warned that, on go the current history curriculum,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Britons would likely know as much history as only the names of Henry and Hitler.

This, I concede, is not to establish a presumption for the uselessness or meaninglessness of preserving tangible heritage; it should, nevertheless, invite some thinking as to whether the opposite presumption be not less promising than it seems to be. Queen's Pier has commanded the Victoria Harbour for many years; has its presence shaped the identity of the HK populace, their idea of this place and their vision about the future, a little?


我覺得這是比較另類且有啟發的見解,亦大致認同,所以特別張貼出來,並附上回應兩則:

Y.T.,

你上述很多論點,我記得你曾經寫過,我甚至在這兒推介過你那篇文章。有幾點也許值得深入討論一下。

1.It often occurs to me very ironic that China, a civilization which is not unknown for its deep sense of history, has not, until very recent times, preserved the said sense by preserving tangible objects; in history books, in literary creations, in popular plays, in communcal festivities and daily allusions: in all this the past lives.

所謂歷史感,我會定義為對自身歷史文化的認知、對傳統(特別是最富內在價值那部分)的承擔,和對身份一貫性的維護。一國之載籍或風俗保存了歷史痕跡並不為奇,但似乎不能立即據此便斷定中國文化有歷史感。如果說猶太人有deep sense of history,我會完全同意;但中國文化由春秋晚期開始,道術分裂,散於天下,官學傳統一斷,已難言富歷史感。戰國時趙武靈王效胡服,已變中國衣冠之制;雅樂漸次失傳,乃代之以胡樂;舉凡語言、禮俗、器具、宮室等,無論有形無形,可謂無一不變,無時不變,劉師培就寫過一篇文,名字觸目驚心,叫《論中國並不保存國粹》,可以參看。我只能說,中國最富歷史感的時代,到東周而止,因為之後已沒有人理會原始中國文化中那種循環和「歸根」的哲學涵義,而不明白這種原始哲學(我認為正是中國文化精髓所在),原來充沛的歷史感便失去創造力,而淪為罪該萬死的迂腐和守舊了。

總的來說,我不認為中國文化(至少在周代以後)特別富歷史感,但我會認為,"People in the 50s, 60s, perhaps even the 70s"未必有今天保育青年的所謂"身份危機感",所以那年代的人亦不會覺得自己的"回憶"需要貼身保護吧?而最有趣的問題是,假如青年從沒有聽過"身份危機"、"解殖"這類詞彙,他們又會如何思考呢?他們是真正的思考過?還是按照現成詞語作句?我會比較關注這問題多一點點。

2. Why are we suddenly so enthusiastic about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particular the preservation of tangible heritag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history, and the sense of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detached from the social world of ordinary citizens?

我不大認為抗議人士是enthusiastic about heritage preservation,在我日常接觸的香港人當中,我也沒遇過。當然,我的主觀感覺不值一提,且讓我們看看保育青年自己的話:
回到皇后此一歷任港督舉行登岸儀式的「殖民地標」,我們不告別,是因為殖民地威權作風並未隨九七回歸而遠去,那些「不民主的政治體制」、「虛情假意的諮詢制度」和「漠視本土人民生活的城市規劃模式」等殖民遺產,已悄悄地「過戶」予「回歸後特府」。換言之,就像波蘭人記憶納粹主義的目的一樣,記憶皇后也是為了抗拒殖民主義於我城借屍還魂,更進一步,就是要在回歸後開展一場遲來的解殖運動。(陳景輝﹕為何不告別? 一個皇后碼頭守衛者的自白)

Y.T.,根本一直講sense of history的,就只有你一個吧?但很遺憾,他們覺得重要的,是偉大的「解殖運動」,要認真討論文化歷史?小心巴迪烏借屍還魂啊!你問:Queen's Pier has commanded the Victoria Harbour for many years; has its presence shaped the identity of the HK populace, their idea of this place and their vision about the future, a little?我不排除有人會這樣想,既然大家有信仰自由,我無法不尊重。

舊作重溫:

我認同的歷史感(轉載文章兩篇)
前世唔修

*******

補記:

剛看到ESWN宋公子的「調查報告」,在評論皇后事件的眾多文章中,這篇是我見過最有趣的。有趣的地方不單在於這個小型調查的受訪者--跟很多網友不同--毫不在乎皇后的存亡,更在於他們的意見,對聲稱代表「群眾」的保育團體來說,可謂活生生的諷刺。我一時好奇,也想效法宋公子訪問幾個人。

一是家母,她在香港生活了超過五十年。我問:「你有一些跟皇后碼頭相關的回憶嗎?」「以前會經過,但沒留意。沒什麼回憶可言。」我再問:「你同意拆掉碼頭嗎?」「與我何干?」她頓一頓,補充說:「如果要懷念,我只會懷念中環郵政總局。」我問:「為什麼?」「因為漂亮。」

二是外婆,她在香港住了六十年。但最後我始終沒問,因為我可能要花五分鐘聲嘶力竭地解釋我的問題,結果還很可能不得要領。只是一點可說,她看新聞報導皇后抗爭的場面時,會自發地吐出一句:「多餘!」我想這已經足夠闡明她的立場。

三是msn上一位廿多歲的女性友人,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問她皇后碼頭,她說:「關我鬼事。」之後便中斷話題。

四是掬香齋主人。這夜跟他通電,主要閒聊最近看書發現了什麼有趣東西,順便問起皇后碼頭。他說:「沒什麼特別感覺,我反而覺得以前拆掉郵政總局更可惜。皇后並不漂亮,而且天星都沒有了,剩下一個皇后也沒意義。」我說:「其實像一個人,99%的皮已給剝掉了,剩下腳趾尾那一小寸皮又有何用?」他說:「你令我想起一些欺騙無知少女的敗類,他們喜歡哄女孩說:『你都唔係處啦,不如拋個身出嚟算啦。』聽起來好像很有說服力。」


(中環郵政總局,攝於1960年)

我訪問的四個人,都是我熟悉的,很普通的香港市民,沒政治傾向,既沒有去伊朗學波斯文也不在乎市民抗爭史,更不像「文化評論員」般關心什麼「解殖」。在網上發表親友的意見不是不冒險的,因為有很多人會認為你不反對拆皇后就是「愛國份子」,立即和維園阿伯齊名,正如梁文道在《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給林鄭月娥的一封公開信》所言:
我不怪你,因為還有許多你的同代人覺得這是英殖餘緒,是國恥,不只不能留而且早就得拆。如果他們住在大陸,他們一定也要想辦法拆走僅餘的日軍「慰安所」。

這種邏輯的可怖之處在於:只要你不反對拆皇后,那麼你的理由就必然是認定皇后乃國恥了;一認定皇后乃國恥,那麼就暗示着你很可能是維園阿伯之流了,多麼的順理成章。又假如你認為皇后不美,拆掉也不可惜的話,就會有網友批評:「你會令我覺得你好弱智。」所以我說,在網上公開自己親友的見解可能是很危險的,因為萬一他們不用「殖民/後殖民/解殖/集體回憶」角度來思考,你的親友也許會被視為「好弱智」,亦會被人批評為不理解「全新一代的價值觀與世界觀」(見《給林鄭月娥的一封公開信》),而時間,當然就更不會站在你們那邊了。後生之所以可畏,不是因為後生,而是他們自負得沒想過自己會老。

爛文拉雜談

標籤: ,

心裏提著自己不要那麼嘮叨,但最後仍寫了幾千字,去除一大堆無用的資料及論點,可讀的真的不多,就在此當一篇雞肋爛文,食之無味,棄之又可惜。就當作是浪費網路資源,也浪費大家時間吧

皇后的殞落

近日偶讀林沛理的新書《香港你還剩下多少?》,邏面有一篇《傷城-尋找失落的香港性》,似乎質疑著既然政府當初決定遷拆天星及皇后碼頭的時候,碰巧經濟不景,而沒遭到巨大反對,但可以今日卻有人搬出集體回憶,而像是萬試萬靈的膏藥?林沛理更在結尾中解釋到「反對遷拆天星碼頭最激烈的一批人只有二十來歲。很明顯,他們不是在保護而是建構、製造屬於他們一代的集體回憶。事件反映了九七回歸後部分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似已陷入『忘了我是誰』的文化身份危機。他們既無法接受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又感受到香港的本土意識正被日益稀釋。他們最需要的,是一種給予他們凝聚力、有豐富的故事性,以及能夠突顯他們對香港感情的集體回憶,這當然包括了像天星碼頭那樣,彷彿自盤古初開就矗立在那裏的香港地標。」,我引這段東西看來似乎與保衛天星或皇后碼頭的人對著幹,是來找碴的,但細心想想不無道理。不過當然我並不盡同意林沛理所言,天星或皇后碼頭單單只是那幫小伙子用來建構故事或令他們有一集體回憶的敘事的地方。我覺得還有其他前因導致這班人的不滿。

首先一個可以解釋的便是公民(保育)意識的抬頭,這裏面蘊含了幾個原因,第一是董建華年代的官商勾結,造成當政府要發展地產項目作商業用途等,都會被人聯想到官商勾結,雖然在後董建華時代這種予人的感覺已稍微減少,但總存在不少市民的記憶中,加上曾蔭權的親疏有別論,也難免落人口實。其次現在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在工作上望不到前景,當社會的利益已被瓜分的時候,他們一來望不到前景,沒有了以前只要你勤力肯捱便有出頭天的香港神話,加上在工作(如老闆的無良,又有冤無路訴)又或者學業之類的不如意,已積壓了不少不滿,也許就需要一個原點去引爆。

第二個主要原因便是政府的態度,其實自廿三條起,已經勾起不少年青人的反感,加上曾特首上場後的截聽通訊條例,粗口事件,淫審事件等,這些溫水煮蛙的措施已經令到不少年青人的不滿,蓋年青就是最反叛的時候,一大堆這些東西壓過來,就令到對政府有先入為主的不滿,再加上很多政策的一意孤行,如銷售稅、禁煙、拆天星等都令一班反判的年青人大為不滿,這點也許能夠解釋到為何林沛理所言在電視上見保衛天星的以年青人居多。還有一個可以解釋的理由便是他們也許不愁金錢的來源,所以政府的經濟麻醉對他們或許起不了作用。

最後一點可解釋的,便是代表網絡力量的興起。九七年之前的港英年代,話語權還是操控在主流媒體手上,我們所能聽能看能講的都只是主流論述。但隨著九七後網上的用戶漸多,加上零二零三年打後,BLOG的力量正在提昇,因為我們便能夠接觸得到主流以外的論述,由于大部份報紙被收編關係(可能出現媒體控制?),可能我們的心態有點像大陸的憤青,一見到政府的論述便反對,或者像杭士基(NOAM CHOMSKY)講的異議文化吧?而這班使用的人,大多都是以一班年青人為主,所以得出林沛理的結論也不為奇。

但綜觀那天林鄭月娥落去,雖說做SHOW,但本土成員也不需過急地打林太打LABEL吧?其實激進不是不好,但最怕香港現在的一樣東西是,一去到討論層面便無共識,快速地將對方加上標籤以方面自己論述(之前倉海君在獨媒也有此體驗吧?)。這種打標籤法便引伸到我以下想講的東西。

網上暴力

其實這也不是甚麼新聞,在個多星期前,我朋友SEND來周瑮的BLOG,看見一大班人在攻擊周瑮,看見這麼多的人身攻擊,當然同情了。但同時我朋友又寄來周小姐對NIKE的戰書,看後覺得這位周小姐的論據也著實令人啼笑皆非。看三仔會令人強姦、孌童?NIKE發不發片對我的影響其實不大,他發的以三仔多,以一些看慣四仔或成人短片的人來說(包括我)其實無關痛癢。不過如果說看了三仔因此便會走去犯風化案,我想我早就在監獄中RAP "LIFE IS STRUGGLE"了。

但擁周派稱這些是網上暴力,當然這不能否認。但對于一些看慣AV的男孩來說,沒有了NIKE,似乎真係會屙唔出屎(每日都「羅羅攣」)。周小姐那挑釁的語句,似乎不止是向NIKE宣戰,而是對一眾男士宣戰。因此當這些事一出現,便立即惹來標籤式的批評,把周瑮打成「港女」,一這樣說,似乎周小姐已經毫無還擊之力,再來便由一眾匿名人士的粗口「問候」,但擁周派也很快可以把那班人打成「毒男」、「宅男」,同樣地亦方便論述,加上周小姐好像只有捱罵的份兒,而又不出聲明之類,猶如弱者般可憐,賺人同情(但請不要忘記,周小姐可是挾主流傳媒的話語權啊)。

這樣毒男與港女的分化、高登與HEISSHIT或SHE.COM的對罵,就如上面,所講的官與民的對立,試問又怎能「建構和諧社會」?或許溫總一句死而後已不是真的要曾蔭權去死,而是叫你扮死狗,搏同情,任重而道遠呀!

Copycat

看過拙劍園主的《頭條網女博客抄文取獎出書兼歪理連篇》,又LINK上LINK找到了這位什麼開心莎莎的自白,果然是位文論高手,她解釋道:「平心而論抄襲,那是自信不足、創意有限的表現,因而才需要搜尋素材,參考意見,甚至偷換概念,抽絲剝繭地沿用人家作品。 我自問不是天生的創作家,我的理念,我的個性,我的品味,我的風格,通通是在人生路上拼貼而成。當中有家人的塑造,有師長的調較,有朋輩的融和。或許在某層面上,我對某些事物的理解方向是錯了,我真以為抄襲無罪!只因在創作上,是無可避免的不斷循環與重覆。」

這令我想起一樣東西,這位開心莎莎的當然不算抄襲,只是互文性(Intertexualit)吧了。

甚麼是互文或互文性?最初我想當源自什克洛夫斯基:「藝術作品的形式決定于它與該作品之前已存在過的形式之間的關係。不單是戲擬作品,而是任何一部藝術作品都是作為某一樣品的類比和對應而創作。新形式的出現並非為表現新的內容,而是為了代替已失去藝術性的舊形式。」(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論》,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年,第31頁)

另一位極重的的文論人物巴赫金亦嘗言:「人們所用引文,有的是公開地、倍受尊重地加以引用,有人引用時會閃爍其詞,也有人引用時則全不是出處,有人是自覺不自覺地引用,有人則毫無知覺地引用,有人用義正確,有人則故意或非故意地曲解其義,也有人對引文加以頗具用心的解釋,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研究中世紀戲擬之作的最佳權威之一保爾‧萊曼(Paul Lehmann)直言不諱地說:『中世紀文學,特別是拉丁文學的整個歷史就是別人的作品,或者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對別人作品的話言、別人作品的風格、別人作品的用詞的剽竊、再加工及模仿的歷史。』」(Mikhail Bakhtin, 「From the prehistory of novelistic discourse」, edited by David Lodge in 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 p.145~146)

當然不少得這位真正的創始人嚕-克莉斯蒂娃:「任何一部文本都吸收、轉化了其他文本,因而看上去就像一幅鑲嵌畫;這樣『互文性』這一觀念就取代了『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這一觀念。」(Every text takes shape as a mosaic of citations, every text is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other texts. The notion of intertextuality comes to take the place of no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轉引自 Jonathan Culler, Structuralist Poetics: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p.139)

簡單點來說便是「『互文性』往往是指正文引用其他文本,彼此形成一種網絡關係」(廖炳惠編《關鍵詞200》,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6~247頁)

其實咱們中國的《文心雕龍‧通變》中早已有言::「暨楚之騷文,矩式周人;漢之賦頌,影寫楚世;魏之篇制,顧慕漢風;晉之辭章,瞻望魏采。」

偷不算甚麼,T.S.艾略特亦嘗言:「小詩人借,大詩人偷。」(卡爾‧貝克森和阿圖爾‧甘茨:《文學術語詞典》,紐約:努恩戴出版社,1989年,第129頁),這不就是咱們中國《唐詩三百首》題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時也會偷」麼?

另外如黃魯直的「無一字無來歷」,又或者沈乙庵的詩用典到連錢仲聯只能注其十之七八,都可以見到中國古人的互文性。這方面大家可以去延伸參考其他文論,就此打住。

難怪該作者認為:「我真以為抄襲無罪!只因在創作上,是無可避免的不斷循環與重覆。」所以無自信,所以「才需要搜尋素材,參考意見,甚至偷換概念,抽絲剝繭地沿用人家作品。」,這怎算偷呢?怎算抄襲呢?

而且開心莎莎自己也提出了「需要搜尋素材,參考意見,甚至偷換概念,抽絲剝繭地沿用人家作品。」乃由于「那是自信不足、創意有限的表現」,最後更可以解釋道:「我真以為抄襲無罪!只因在創作上,是無可避免的不斷循環與重覆。」,簡直與布洛姆(Harold Bloom)講的「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ence)異常相似,布洛姆的講法基本上可以參考他的書《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北京:三聯書店, 1989年)中第17至46頁,當中提過摹仿也有不少次。簡單點可以參考維基的解釋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Anxiety_of_Influence

其實這個作者也講得對,正正由于在好的文本或歷史的文本在前,不得已才要借偷換概念,抽絲剝繭地沿用人家作品,也解釋了創作上,是無可避免的不斷循環與重覆。這就是影響的焦慮,也由影響的焦慮所帶來唯有對詩/文本誤讀才有可能創作。

其實咱們中國便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唐詩紀事》卷廿一中錄《黃鶴樓》一詩後加案語云:「世傳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遂作《鳳凰臺》詩以較勝負。恐不然。」,到其後的《苕溪漁隱叢話》卷五引《該聞錄》一則,在著錄崔詩有一段話:「李太白負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欲擬之較勝負,乃作《金陵登鳳皇臺》詩。」,到了《唐才子傳》的年代,已經變成「後來遊武昌,登黃鶴樓,感慨賦詩。及李白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云。」,從這裏看李白很明顯是影響的焦慮,怕作得不夠崔顥好(換著趙翼便不怕,江山代有才人出嘛!)。但我們可以看見,《唐詩紀事》用的是恐不然,但到了《苕溪漁隱叢話》便加較勝負前加了欲擬之,就變成更加肯定了李白確實有講過,到最後的《唐才子傳》更加是直述的「李白來」就好像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了。

這可能又是另一種的誤讀,但這事作倒令我隋煬帝殺王冑乃因為其作「春草無人隨意綠」,欲盜之,宋之問欲奪劉希夷之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希夷不予而殺之。我以前都試過有一些平仄不合的爛詩被人盜過,但想深一層也無需為此而動氣,人家喜歡嘛,拿去用就成了。(可惜我這些爛文應該沒有人願意浪費網路資源去盜用)

===================================================

早一排,清明上河圖在香港展出,聽聞清明上河圖開一次便會折損一次,咱們香港人也真夠面子。不過以前都有人爭論過究竟清明上河圖是清明節(雖然故宮博物館的講法都是用「清明節」這個說法),清明坊還是清明盛世。宋代清明節中當天,必家家「門前插柳」(如《東京夢華錄》卷七-《清明節》中便提到:「用麵造棗飛燕,柳條串之,插於門楣」),男女「頭上簪柳」,正是所謂:「忽見家家插楊柳,始知今日是清明。」(陸遊詩句),及「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宋代俗諺),這些在圖中都看不到。而且在宋朝清明節中,家家停煙火。城市民乘此攜帶酒食春遊(見于《宋朝事實類苑》卷32-《賜新火》;《雞肋編》卷上;《東京夢華錄》卷七-清明節)。但我見過有人將虹橋那部份其中一首船放大後所見,圖中是有人在炊煙煮食的。所以我反而覺得解作清明盛世更為可信,在此不作太多徵引,只講幾條,上一兩個禮拜,坐在油麻地中華打開清明上河圖,看看在清明上河圖後的題跋,由張公藥這些人開始,題的都是畫面的繁華盛世之嘆,雖然有人提到張公藥題跋中:「通衢車馬正喧闐,祗是宣和第幾年;當日翰林呈畫本,昇平風物正堪傳。」的昇平通清明,乃清明之意,但我想這比較牽強。雖然全部題跋中只有李東陽及畢沅有提到春風兩個字,但也證明不了這是清明節呢。例如在《容臺集》裏便說:「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另外在《庚子銷夏記》中亦有云:「上河圖,乃南宋人憶故亰之盛,而寫清明繁盛之景也。傳世者不一而足,以張擇端為佳。」,可見清明二字者都泛指清明繁盛之景也。不過究竟季節在秋天還是春天?據說宋徵宗在清明上河圖中的題詩有:「如在上河春」一句,那按道理應該是春天,但我又想想,為何汴城八景,以秋風最勝,而張擇端拾秋而取春呢?或許這是一個「謎」!不過繁華背後,不久,北宋便被滅了。這幅清明繁華的上河圖,是否在寓意香港此後的清明盛世只是假像?寄寓我們要居安思危?是否這樣就不得而知了,就等看倌自己詮釋吧!或許也像張愛玲的《談畫》所言,香港「沒有巍峨的過去,有的只是中產階級的荒涼,更空虛的空虛。」

===================================================

另網友凡鳥雛在我的xanga內提到「清明上河圖裡有西瓜,所以不是春天。」

這裏爭拗,清明上河圖裏的不一定是西瓜,因為有人提到那是大餅。

其次,雖然說西瓜由唐末五代已輸入中國,但我查過東京夢華錄,春天的果品中並沒有西瓜一條,或者說,全年節氣的果品都沒有西瓜,因此那是否西瓜還值得商榷。

《皇后之戰的教訓》

標籤: , ,




當 你 閱 讀 這 文 章 時 , 可 能 皇 后 碼 頭 已 開 始 清 場 , 甚 至 已 經 清 場 了 。


發 展 局 局 長 林 鄭 月 娥 「 深 入 虎 穴 」 , 親 自 出 席 保 衞 皇 后 人 士 主 辦 的 論 壇 。 在 出 席 之 前 , 林 鄭 月 娥 必 然 已 想 到 這 論 壇 沒 有 可 能 尋 求 到 共 識 , 她 出 席 這 個 論 壇 , 只 能 說 是 走 入 群 眾 的 第 一 步 , 只 能 說 是 群 眾 參 與 制 訂 政 策 的 第 一 步 , 而 這 第 一 步 不 可 能 一 步 登 天 , 因 此 林 鄭 的 勇 氣 和 態 度 是 可 嘉 的 。

皇 后 碼 頭 該 拆 還 是 不 拆 ? 政 府 一 再 強 調 工 程 已 經 展 開 , 而 工 程 內 容 亦 不 可 能 更 改 , 如 果 延 遲 工 程 的 話 , 便 可 能 要 賠 償 巨 額 金 錢 等 。 另 一 方 面 , 保 衞 皇 后 碼 頭 的 人 舉 出 了 不 少 意 見 , 指 延 遲 、 更 改 工 程 內 容 不 是 新 鮮 事 , 政 府 未 研 究 過 便 否 決 是 不 能 接 受 云 云 。 雙 方 各 有 理 據 , 說 來 頭 頭 是 道 。



死 守 皇 后   不 能 改 變 社 會
孰 真 孰 假 , 在 這 最 後 一 戰 中 並 非 最 重 要 。 不 論 是 政 府 或 公 眾 , 以 至 保 衞 皇 后 到 最 後 一 刻 的 示 威 人 士 , 都 明 白 皇 后 碼 頭 不 可 能 保 留 得 到 , 到 最 後 政 府 那 個 不 倫 不 類 的 遷 拆 重 置 方 案 是 最 有 可 能 落 實 的 ( 看 看 美 利 樓 便 知 道 ) 。
那 麼 皇 后 保 衞 戰 的 意 義 在 那 ? 死 守 皇 后 , 到 最 後 留 下 一 幀 報 紙 的 大 相 , 佔 幾 天 版 位 製 造 一 些 討 論 , 卻 不 能 對 社 會 思 維 和 既 有 體 制 造 成 甚 麼 改 變 。 與 其 這 樣 , 不 如 走 活 整 局 棋 , 重 新 檢 討 一 下 民 間 聲 音 在 政 策 制 訂 中 如 何 可 以 參 與 , 不 是 「 諮 詢 」 不 是 「 抗 爭 」 , 是 從 一 開 始 便 參 與 。



拍 板 以 後   公 民 意 識 抬 頭
微 觀 地 看 , 皇 后 保 衞 戰 是 一 場 針 對 皇 后 碼 頭 的 保 衞 戰 。 但 從 宏 觀 一 點 的 角 度 看 , 是 與 十 多 年 來 公 民 意 識 抬 頭 的 社 會 狀 況 有 關 。 歸 根 究 柢 , 皇 后 碼 頭 為 甚 麼 會 出 現 今 日 拉 鋸 之 局 面 ? 斷 不 是 林 鄭 月 娥 或 其 前 任 孫 明 揚 一 人 可 以 造 成 的 。 整 個 中 環 填 海 工 程 , 早 於 十 多 年 前 便 開 展 , 當 時 沒 有 讓 公 眾 參 與 的 餘 地 , 拍 板 定 案 後 , 公 民 意 識 逐 漸 抬 頭 , 結 果 只 能 在 臨 近 遷 拆 時 才 訴 諸 抗 爭 , 到 最 後 鬧 個 不 歡 而 散 。
再 從 更 大 處 眼 , 為 甚 麼 皇 后 碼 頭 的 命 運 如 此 不 可 逆 轉 ? 最 終 還 是 因 為 「 中 環 」 的 名 字 作 祟 。 中 環 既 代 表 了 香 港 的 核 心 價 值 , 同 時 也 主 宰 了 城 市 發 展 的 話 語 權 。 中 環 地 方 小 , 但 中 環 附 近 永 遠 都 在 建 建 建 建 , 是 因 為 長 久 以 來 中 環 主 宰 了 城 市 的 核 心 價 值 , 最 富 有 、 手 握 最 多 社 會 資 源 的 人 都 聚 集 在 中 環 區 , 外 商 只 知 道 中 環 在 那 , 反 過 來 又 令 香 港 人 不 得 不 繞 中 環 團 團 轉 。 因 此 皇 后 碼 頭 附 近 的 填 海 工 程 一 開 始 便 注 定 不 可 逆 轉 。
政 府 提 出 不 倫 不 類 的 重 置 方 案 , 是 它 能 作 出 的 最 大 讓 步 , 不 單 單 因 為 民 間 聲 音 「 薄 弱 」 , 也 因 為 民 間 聲 音 出 現 得 「 不 合 時 」 , 在 開 始 制 訂 有 關 工 程 時 便 一 直 缺 席 。



一 開 始   就 應 讓 民 間 參 與
最 後 一 戰 的 意 義 , 其 實 不 在 碼 頭 的 保 留 與 否 , 而 在 於 我 們 能 在 當 中 看 出 甚 麼 、 想 到 甚 麼 , 最 後 改 變 甚 麼 。 高 喊 一 兩 句 「 政 府 可 恥 ! 」 「 高 官 下 台 ! 」 「 漠 視 民 間 聲 音 ! 」 容 易 得 緊 , 激 昂 得 緊 , 也 感 動 人 心 , 但 對 於 長 遠 推 動 公 民 社 會 似 乎 未 必 有 益 。 皇 后 之 戰 , 希 望 我 們 在 看 過 一 張 張 清 場 的 相 片 、 絕 食 者 的 悲 戚 神 情 後 , 能 真 正 反 思 , 並 能 找 出 原 因 , 確 保 民 間 的 意 見 可 以 從 一 開 始 便 參 與 社 會 建 設 。 至 於 現 有 機 制 和 政 治 語 言 、 規 則 如 何 讓 民 間 能 更 容 易 參 與 , 是 下 一 個 大 問 題 。

啡 蘑 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