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與衿契論語文教育。竊以文者字為本,習文豈有不以學字為先?許慎說文之旨,一在細疏字義。字義既明,造句屬辭,自可穩健,毋令學者但憑上文下理,而胡揣其字云。
聞近年香港語文教育,唯重理解而輕背誦,此其大謬者也。試觀乎古德明,陶傑,董橋,金庸,岑逸飛,司徒華之輩,未有輕夫舊學根基而能文者也。自古為學,皆云苦學,去其苦而欲其成,不如悉絕其學,了其餘哀耳。
或曰:上者姑可如此,下者不能也。
曰:非也。古之生童,悉從課字誦書入手。不成一代鴻儒,猶可點竄塗改,達意文章,畢生受用。豈昔者知而今者愚乎?今之人其不忍太過耳。以為童子無憂,洋洋而學,則必奮思自通,創意如泉矣,殊不知其有思而無學,欲言而亂語,如此之弊,萌夫一代而禍夫百年者也。
今之世也,求學如購物,何哉?媚客之風(consumerism)熾也。於是文教不興,必罪師長制度,所謂革故鼎新者,悉以曲護生童為務,苦者裒其苦,娛者益其娛,則禮曹相慶,眾口囂囂,以為必成其教矣。嗚呼。此何人哉,此何人哉!
昔者,窮村陋巷猶有讀書之人。布衣而至卿相者,奕代有之。足見古之學者,不盡世家,苦學之道,無違普教。然則學而未之達者,如之何而可也?曰:下者,即令其學,不學,可以罰,復不學,可以退之。
古之治人者勸學,故學者皆自勉;今之治人者逗學,而學者泰半墬其志矣。夫訓令不行無以治兵;威嚴不立無以勸學。賴夫營謀之心而勸,消費之心而學,而能有功於文教者,吾未之聞也。
或曰:學,弗止於文。當今之世,德之衰,有甚於文者也。
曰:夫學問萬殊,文固止其一耳。中下者不能,可使之試覓他學,或就其才亦未可知。然則,苦學之理,非以棄之也,望其惜學而益奮發耳。苟有屢試而不能者,憫之也,助之也,非以浮言而欺之也。近歲尺度日寬而學子日惰,甚有自欺而日驕者,其不可悲乎?
至若德教之不足,余固深痛之也!惟童稚無知,或可授之淺理,其至者則不可。及其長也,方命明辨慎思之功,同年講習,抵論切磋,是循其知而成其德之道也。夫君子之學也貴慎始。童稚之時,一言一行,皆有深致夫其潛意識 (subconsciousness)者,而理之所及,顯意識(consciousness)而已。範之以規矩,而後授之以道理,此慎其始而明其終者也。文亦如斯而已。
語文教育私議 (作者:Y.T.)
標籤:
考試教育,
網友交流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1 留言:
畢竟時下誘惑甚多﹕遊戲機、電影、電視劇、玩具,如孩子不以某學科為趣,根本不會多望一眼,遑論苦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