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左個"聖火"

標籤:

聖經原則營商:李卓民牧師夫婦的甘泉故事

標籤:

來源:國度復興報

黃濠光

由香港人創立的甘泉香港航空(下稱「甘泉航空」)首班不停站班機,將於十月廿五日啟航,由香港直飛倫敦。這間航空公司有三大特色,第一是廉價,第二是長途飛行,第三是其創辦人是一對牧師夫婦¯李卓民牧師和師母李黃慧恂女士。

牧養營商 兩者並行
李牧師不是放棄牧職,轉行做生意,乃是效法使徒保羅,兩者並行,他目前仍是南區Faith Community Church的主任牧師。在公司的職位上,他是主席;在學術上,他是博士;然而在甘泉航空記者招待會的新聞稿上,他用牧師銜頭,向社會大眾介紹甘泉的理想。

甘泉航空的理想是希望幫助香港七百萬人有環遊世界的能力,以及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推動香港及珠三角的經濟發展。談到理想,李卓民總是惦念著人。打從少年時代開始,生於富裕家庭的他,已為社會上貧富懸殊而感到不安。他上學不要司機接送,寧願走路,像其它人一樣穿著普通白色襯衫。他說︰「神要我體會到每一個階層的需要。」他的各種體會更堅定了他的信仰。

五歲信主 歷盡考驗
李卓民五歲信主。他出生於基督教家庭,祖父李文華是教會長老,有份創辦九龍塘宣道會。每星期五都有宣教士到他的家講福音,五歲時便流淚接受主耶穌為救主。十二歲初中時受浸,已想做全職傳道人,要全世界都知道福音,認識真神。十四歲赴美升讀中學和大學,他的信仰經歷了許多考驗,包括青少年成長期面對的困惑和試探,令他在高中有兩年幾乎變成無神論者或不知論者。日後在大學時期遇到宗教比較的挑戰,在現實社會中經歷到種族歧視等問題,以及在營商時目睹市場中殘酷的挑戰等,都大大考驗了他的信心,但也多次肯定了自己的信仰,當中不乏有幾次特殊的屬靈經歷。

他憶述一次神給他奇妙的經歷︰「有一次在大病之中,患了肺炎,在病床上是介乎生死一線之間。當時聽到神的聲音,大意是說︰『你不是像一頭牛、一只貓,或一棵樹,你有永恆的靈魂,是我所珍惜的。』那時我求再有機會去認識 是又真又活的神。我再次肯定了自己的信仰。」那次經歷之後,他認定了他一生的使命和目的,是要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見証神是又真又活的。

牧養青年 服侍難民
他最多接觸的現代人就是青年人,在波士頓教會服侍的時候開始了青少年工作,又在英文部事奉,隨後在哥頓康維神學院(Gordon-Cornwell Seminary)畢業後,在大學裡做院牧。當年的波士頓區域有許多柬埔寨難民,不少住在附近的Lynn市,他和師母開始服侍貧窮人,開補習班,也開了青少年宣教中心,帶領青年人信主,其中有些是幫派份子。為了幫助青年人就業,他創立了甘泉,從事地產投資,改變社區。

當他全職牧會時,已經牧養許多職場上的信徒,給他們門徒訓練。他們許多人對他說︰「你所講的是很崇高的道理,十分認同,但行不出來。」當時李牧師有一個很強的理念,就是要幫助這些職場信徒,他覺得必須效法使徒保羅,成為職場的一份子。後來他創辦的甘泉國際地產和航空公司,都是應用聖經原則作為經營的基礎。在投身於這個重要使命之前,因為事關重大,為了確實知道是出於神,他尋求了四個層面的印証。

踏足商場 尋求印証
第一是尋找聖經的根據,知道不會違背聖經真理。他用了三年時間深入查考聖經關於職場傳道,從保羅身上看見他全職服侍,也用雙手織帳棚去供應自己及同工的需要。他又從彼得的話知道基督徒是活石來建靈宮,而基督徒散播許多地方,在商場上基督徒也該成為活石。他回想一些基督徒在美國的查經班裡十分熱心,回到香港在商場上就流離失所,甚至放棄信仰,因他們未能將神奧妙的真理應用在商場上。李牧師加入職場,並非背棄神給他的呼召,而是領受了更深更大的呼召,就是那些流離失所的羊需要照顧,神要在商場上用活石建造靈宮。

第二是在神學上有貫徹的思想,要有吻合性。根據創造論,全世界都是神所創造的,都是好的,要在每一個層面裡榮耀,因此要在黑暗的商場環境裡為主發光,要道成肉身來發揮屬靈效用。馬丁路德曾說︰傳福音要碰到當代最迫切的問題,所以要傳到人最需要的地方。神的拯救由心靈開始,一直延伸到生活每一個層面,以及世界,要碰到世人最痛的地方。教會不能單強調頭腦的需要,也要顧及人情感上的需要,福音的大能可以改變每一個層面。

第三是從教會歷史中找到很多實例︰例如十八世紀德國莫拉維會(Moravian)的親岑多夫(Zinzendorf),就是透過營商,推動了最偉大的宣教運動。他是一位伯爵,在他的山莊招聘了許多信徒,訓練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營商的一技之長。他們於1727年領受聖靈大大澆灌後,便常常禱告尋求神。當他們得知西印度群島奴隸的悲慘情況後,便有兩位弟兄賣身成為奴隸,進入他們當中,結果帶領許多奴隸信主。教會歷史上曾發生這樣的事,給李牧師很大的鼓勵。他要進入商場,為基督得著商場的人。他就在美國成立牟利的甘泉機構(Oasis),一方面將賺得的錢部份用於貧窮人的上工作,另一方面請人作工,在職場訓練同工,叫人更有紀律。

第四是自己內心的呼召。李牧師一早知道進入商場會遭人誤解。早在二十年前,他已感受神對他說︰我給你的帶領是另類到最親近的弟兄姊妹也會誤會你,你夠膽嗎?他承認沒有這個膽量。五年後(即1988年),神再問同樣的話,他說︰「縱然困難,我也要跟隨。」

公司使命 基於聖經
李牧師成立甘泉國際企業時,定下了這公司的使命宣言︰「甘泉國際企業是一間地產投資公司,建基於聖經的價值觀,追求卓越。透過策略性的伙伴,提升當地的繁榮,在絕望的地方帶來綠州。」李牧師為公司厘定七大指引原則。第一是給予,定意回饋社會。第二是與本地人密切合作,不分黨派與種族,務求帶來長遠影響。第三是催生角色,專注一個地方,從而激發其它機構在其它地方做同樣的事。第四是聖經價值,包括管家職份、關顧窮人、愛神愛人、留下餘剩的、合乎道德的操守。第五是追求卓越,以僕人心態做到最好。第六是講求效益。第七是培養問責文化,務求精益求精。

李牧師就是堅持這些原則,在美國從事地產生意,結果大大蒙恩,每年回報率超過25%以上,差不多是同行之中最成功的。他說︰「感謝主,因為應用聖經原則,不只不會成為營商的攔阻,反而幫助我們發揮投資的威力出來。」他以波士頓附近的Lynn為例,該市的內城區治安敗壞,住滿了窮人,沒有人會投資,但他認為有商機,也有使命感,便於1995年投資該市。他認為人是照著神的形象被造的,就算是對最貧窮的人,也必須去愛和尊敬。有些員工本著道成肉身的原則,也搬進內城居住。他和美國哥頓大學合作,將四百名學生和教授帶進Lynn,將別人遺棄的社區重新建立起來。

甘泉航空也應用這七大原則,還要加上兩項。第一是重視家庭,飛航員工工作時空變化大,很難在家中久留,最易忽略家庭。甘泉替員工編更輪值時,會讓員工更多機會回家,公司安排員工的活動,都以家庭為重,顧及婚姻的各方面。第二是誠實正直,今次飛倫敦的機票中,已向公眾保証至少有10%是一千元的,完全沒有投機取巧。他要透過航空業,讓人知道福音的實際好處,將聖經真理原則有連貫性的應用出來。

挺身而出 否極泰來
原來李牧師夫婦從來都未曾想過踏足航空業的。兩年前,他在《受難曲》首映禮上遇見苗禮士之後(詳情見本報第58期),苗禮士將開辦航空公司的計劃帶給他,他以朋友及牧者的角色,給苗禮士一個輔導式的鼓勵。不久苗禮士又跟他分享整個商業計劃,這一次他就以投資者及專業的角度,問了苗禮士五十個問題。這次之後,李牧師在祈禱中聽到神給他四個字︰「挺身而出」。他知道開辦航空公司不是隨便的事,要弄清楚有沒有聽錯。他和師母用了八、九個月時間,以審慎的態度尋求印証,並找來兩個精英團隊去深入鑽研。期間反對最力是他的家族,覺得航空業風險大。由於家人反對得很厲害,為了不想家人憂慮,他在七個月後的一個星期五對苗禮士說此事不可能了。苗禮士態度很好,說等下周一再作最後結論。就在這個重要的周末,李牧師禱告主,主又給他四個字︰「否極泰來」,表示過程中會遇到困難、阻撓、競爭和挑戰,但都能克服。他知道做一件事不會馬上成功,他覺得這四個字十分富挑戰性,給他很大的印証,於是星期一再見苗禮士時,馬上拍板。他向家人強調,盡管初時會遇到困難,最後也會有神的祝福。於是在2004年年底決定後,於翌年二月正式宣布成立甘泉航空公司。

火速集資 精英匯聚
有困難就有神跡。一般新航空公司成立,在頭兩、三年都不會購置飛機,只會租用飛機,甘泉也不例外。初期集資了二億,準備簽約租賃飛機,但由於申請牌照一事有同業反對,故不能如期簽約,以至飛機遭別人租用了。按那時航空業的市道,再租用飛機是不可能的。後來不用半年,牌照就通過了,比預期又早又快,但那裡去找飛機呢?於是決定要再集資去購買飛機,結果集資由二億增至八億,買了兩架飛機,令業界另眼相看。

甘泉航空一開始就是一間國際性航空公司,雖提供廉價機票,但服務必須有優質的國際水準。李牧師夫婦第一次出訪是到德國,拜會柏林市長。之後神開路,將世界頂尖的精英賜給甘泉。在股東方面,有李牧師的好友偉易偉集團主席黃子欣博士入股。在團隊方面,有港龍的總機師古先生加入成為航務總監。李牧師是公司主席,他最得力的伙伴是師母李黃慧恂女士,她的職銜是執行董事。

天作之合 絕配團隊
按李牧師所說,他的師母是神創造的絕配,他說︰「1+1=11」。一個人能力有限,但若能與配偶有完全的信任和默契時,那種力量是一加一的幾倍。李牧師專長看大方向,李師母熟習行政,二人成為絕配的團隊。

他們在美國波士頓的查經班認識,當時他在哈佛大學念研究院,她在大學讀音樂。他們於1983年一月廿三日訂婚,由年紀老邁的王峙牧師講道勸勉︰「你們可否知道?在你們兩個還未出生時,我每次到香港傳道,一個星期住在你祖父李文華長老家,另一個星期住在他祖父黃詩田長老家,原來人眼中的絕配,是神一手刻意所安排的。」

黃慧恂的祖父原來是禮賢會教會長老,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每早五時起床寫主日講章,七時再睡,八時回公司打理業務,一直到下午五時回家,打開聖經繼續研讀神的話語。對他來說,事奉主和做生意是合並的,從不分開,黃慧恂的家族早已有這種背景。她在波士頓讀完音樂後,神呼召她,入讀哥頓康維神學院。畢業後參與牧會,從事柬埔寨難民宣教工作,事奉滿有喜樂和能力!當李牧師開辦了甘泉,她內心仍沒有完全的平安。有一晚李牧師很想擢升一位弟兄做左右手,因不想做錯決定就祈禱求神印証。神對他說︰公司的第二號人物不是他,而是你太太。翌晚神給李卓民七個理由,指明他妻子是最佳人選。

甘泉綠州 生意盎然
他們所創辦的公司取名甘泉,英文名稱是oasis,意即綠州。採用這個名字,是李牧師有一晚在半夜三點,神叫醒他,將一個異象給他。他看見沙漠中有綠州,荒漠中有甘泉,而城市中的內城區正是一片荒涼。在以賽亞書裡,人犯罪形同朽枝,神可以燒毀,也可復興過來。他覺得oasis的意思,是將城市再建立起來。他後來跟弟兄姊妹一起禱告,覺得神有城市復興的心意,要帶進企業中。有一些弟兄姊妹認同這異象,加入並開始了甘泉。這是在美國從事地產生意的甘泉之起源。

至於在香港成立甘泉航空,也有一個宏大的願景。香港在國際上位處一個非常好的位置,中央政府給予內地省市自由行來香港,大大刺激經濟。如果歐美人士也來香港自由行,對香港的經濟裨益也會很大,但要做到這樣,必須有廉價機票。香港人可以以超值的票價去環遊世界各地,外國人也同樣來香港,不只對香港營商有幫助,也帶活珠三角。香港是彈丸之地,老師可利用廉價機票,行萬裡路,更多見聞有助教育發展。廉價機票促進香港和歐美的交流,帶動人流,打通經脈,叫香港和珠三角一帶生氣蓬勃,成為南中國的綠州。

喜劇之王

標籤: , ,

朋友剛給我傳來這段Youtube,題為《扮比人噴到,唔舒服》:


「扮不舒服」的保安,竟令我想起《喜劇之王》中被李兆基打得頭破血流的四眼仔。這一邊是彷彿參與夏日嘉年華的男女,由裝扮到舉動,都氾濫着無處打發的青春朝氣;另一邊則是號令如山的保安主管,冷漠而世故,一切以老闆的利益為依歸。而這位夾在中間的「死茄喱啡」,為保飯碗,他只能面對殘酷現實:先演一場「扮不舒服」的戲,給在場的年輕人揶揄殆盡後,再榮登網上舞台,為一眾「看到真相」的網民提供免費歡笑。細心一想,「死茄喱啡」可不簡單,因為他原來是「可以滿足三個願望的出奇蛋」:他不但「做好呢份工」,更額外發揮了娛樂功能,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還同時滿足了我們的「正義感」!商家把人當工具,是事實;但本土行動或一些「文化人」又何嘗不認同此點,且盡力通過影像來展示甚至鞏固其工具性呢?

小人物的辛酸和無奈一被化約為影像,就只可能是「戲」了。他是「扮不舒服」?抑或真不舒服?更有可能的,是他正在扮演「扮不舒服」--在兩重扮演之下,最後連他自己也迷失了。也許,這才是今天社會最無藥可救的「不舒服」。

附錄: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4月06日 17:39 明報

  【明報專訊】一班文化人與「本土行動」成員昨繼續在時代廣場舉行公開活動,其間參與者之一的陳廣仁( MC仁)使用空氣清新劑,廣場保安員上前勸阻時被 MC仁噴了一下。保安員被另一便衣保安員吩咐「扮 ?被佢噴到不舒服」後,即蹲在地上按額皺眉, MC仁被接報到場的警員拘捕。

  同事教「扮被噴到不舒服」

  時代廣場發言人表示, MC仁當時曾向廣場的柱及牆噴噴劑,「我們不知那是否空氣清新劑,但噴出來是有字樣的」,廣場保安上前勸阻, MC仁突噴向保安臉部,令保安感眼部不適,保安員因患有氣管敏感,接觸噴劑後出現作嘔。

  時代廣場﹕弄污私家地 有權趕走

  時代廣場人員即時召喚救護車及報警,發言人表示,並無保安人員教唆他人「扮?被佢噴到不舒服」,只以「最克制、最容忍的姿態」盡量配合本土行動的活動,「作為業主,他們弄污我們的私人地方,我們絕對有權趕走他們」。發言人指醫院已證實該名保安員眼部因沾有化學物而發炎。

  根據香港電台提供的片段,昨午約 4時半, MC仁手持兩支噴劑向天噴射,一名保安人員上前勸阻時被噴中,其後另一名便衣保安向他說﹕「扮 ?被佢噴到不舒服。」鏡頭一轉,穿制服的保安員蹲在地上,脫下眼鏡並緊皺眉頭,按頭稱感不適。

  MC仁被捕後被帶往灣仔警署,最終以 500元保釋候查。 MC仁表示,事件証明香港公共空間「連空氣也被人監管」,他認為事件反映商業機構灠權,「稍有敏感事件便報警」,他慨嘆這類事件于只會在香港的廣場發生,「全世界無一個廣場會這樣,作為廣場,應該開放予公眾使用」。

  保安眼發炎 MC仁 500元保釋

  本土行動成員朱凱迪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市民和商業機構也需要時間平衡使用公共空間,其間衝突必然發生。他表示事件顯示時代廣場「還未穩陣」,若他們因事件停止公共活動,「嚴厲的規管很易再生」,故他們會繼續有關活動。

妖魔化中国(轉貼)

標籤:

倉海君按:看到這篇文章,Kipling的詩句又浮上心頭:Oh, 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 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但願真是永不相見!若相遇而無法溝通,那就是最絕望的災難。

**** 
(http://club.chinaren.com/11/120367517)  

和傲慢的德国同事争论三天我的结论-德国人无可救药
    
    我实习的办公室本来有三个人,但是有一个同事出差了,于是就剩下了我和我斜对面的K。K最近没什么事情干,闲得很。
    
    (在3-14拉 萨暴 乱之前的一次对话)
    2008年3月11日,一个别的同事给我拿来一张法兰克福汇报,上面有关于北京机场新航站楼T3建成的消息。在德国,这种带着酸味的报道就算是非常中立了,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于是在网上看了很多T3的照片,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时候正好是中午休息,我就问K要不要看看。她过来看了一眼,
    说:“是不是挺大的?”
    我说:“非常大,使全世界最大的。”
    她说:“那也是没办法,你们人也太多了。全世界最多的。”
    ……
    她又说:“北京有多少个机场啊?”
    我说:“客用的就一个,还有其他的用途的别的机场。”
    她说:“那也是得建机场,那么多人就一个机场。你看斯图加特,一共才那么些人,还有一个机场呢!”表情始终非常严肃和蔑视。
    ……
    她看着那些照片,然后说:“这几场看起来冷冰冰的,都是钢铁的。”
    我就给她看了那些新航站楼里有中国特色的装饰。
    她说:“这个看着还行,不过就是装饰一下吧,一投入使用就拆走了吧?”
    我使劲压着火儿说:“一直都在那儿。”
    
    我当时已经非常的不高兴了,觉得自己先让别人分享我的喜悦简直就是找骂。她看出来我可能不高兴了,就说:“挺好的,挺好的。”然后看着正好刚进来的另一个同事,摆出一副对一件事感到可笑的表情,说:“中国肯定有很多这方面报道,以后中国除了你们紫禁城,还有另一个景点就可以是航站楼了。哈哈。”
    
    (3-14西藏暴 乱后)
    
    第一天3月26日
    
    西藏问题过后,从14号到25号,都没有同事跟我谈起这个事情,我也非常不想和他们谈。因为用他们的母语谈一个如此复杂的历史、民族、政治事件,根本一张嘴就已经输了。
    
    经过将近两周的被德国媒体的狂轰滥炸,我近日来情绪已经相当激动。25日晚又听说明镜在其新一版周刊上造谣,我在26日中午立刻买来一本,要留下当证据。刚进办公室放在桌上,K就问:
    “你买的《明镜》?”
    我说:“对。”
    
    她说:“为什么要买呢?因为它这次的话题关于西藏?”
    我说:“不是。”
    
    她说:“因为它的文章写得好?”
    我说:“不是。”
    
    她说:“那是因为什么?”
    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手都气的在抖,说:“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谎言。”
    
    她虽然还没有完全知道我再说什么,瞪着大眼睛盯着我看,但是却已经面露怒色,说:“什么意思?”
    我说:“你们整天所看到的、听到的,所有的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全部都在撒谎。”
    
    她简直就要气疯了,非常严厉的对我说:“你没有权力说我们的媒体造谣!我没有去过西藏,但是我看到我们的报道就觉得西藏的情况非常非常非常的严重!我不可能去西藏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我就是会相信我们的电视里说的。我还会认为你们的媒体在造谣,你们看到的都不是真的!如果你想要批评德国的媒体,最好先回去批评你们自己的中国媒体!”
    
    我翻开《明镜》的那页报道,指着说:“这里用的图片是我们的警察在救一个受伤的汉人,可是下面的注解是警察在逮捕一个藏人。这就是造谣。”
    她根本就不看我在给她指的东西,而是看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说:“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你们的警察就是逮捕了很多藏人,开枪杀人。但是你们的电视里都在撒谎。你有什么资格说德国的媒体报道的不真实?”
    
    我不记得我还说了些什么,但是没有几句话。我气的出去下楼给我爸妈打电话,浑身哆嗦,止不住地哭。因为最近天天都在为此事纠缠,我没法让自己能平静的再去讨论这事。
    
    我很久很久才回到办公室,她也不再跟我讨论了,这天就算过去了。
    
    
    第二天,27号。
    K带来了一盘自己烤得蛋糕,因为她前两天过生日来着。下午,同事们都来吃,其中有两个男的同事跟我说起了西藏问题。因为浓重的施瓦本口音,我并没有完全听懂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但是我就跟他说:“如果要谈西藏的问题,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在那一天,是谁袭击了谁。”
    
    他说:“不不,我不是要问谁对谁错。你觉得西藏非常的和平是么?”
    我说:“西藏非常的不和平现在。但是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们并不知道。因为德国的媒体全部都在撒谎。”
    我瞄了一眼斜对面的K,她的脸又阴了下来,看着电脑屏幕,疯狂的在打字。
    
    我于是废话少说,就在我电脑的“收藏夹”里找出了关于揭露西方媒体造假证据的照片,一张一张的给那几个同事讲。他们没有多说什么。其中一个男同事D跟我说:“那如果像你说的,他们的生活比原来好了,那为什么还要起义?”
    我说:“那些人是要独立。很多煽动的人甚至都不是住在西藏的,他们都是流亡政府的人。而且,原来dl喇嘛统治下的西藏是奴隶制社会,人民连人身自由都没有。dl过生日甚至需要用两张人皮祝寿!”
    
    我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因为我说的这些事情和他们一项知道的,差得太远,他们可能以为我的德语表述有问题,表达错了自己的意思。
    我接着说:“你们说西藏人的生活非常凄惨,但是你们知道么,在中国像西藏这样的少数民族,上大学学生是免学费的,反而是汉人要交学费。他们每次升学考试都是有加分的。他们甚至都不需要缴税!”
    
    他们立刻说:“那为什么不让媒体进去,为什么封锁西藏?如果你真的要说事实的话,就应该让媒体进去。”
    我说:“首先,是为了大家的安全,那个地方非常不安全现在。其次,西方媒体太愿意歪曲事实。他们不在西藏,都可以用这么多假照片造谣。而且,昨天已经有第一批外国记者去了。但是没有德国记者。”
    
    K终于因为愤怒,又加入了讨论,说:“凭什么不让德国媒体进去?凭什么全世界的人都能去就德国媒体不能去?”
    同事D立刻纠正说:“不是说有人都能去,就几个国家。”
    我说:“对,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等。不让德国媒体进去是因为德国媒体在这次的事情上说谎说得太厉害了!”
    K说:“那你说印度媒体也说谎了,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去!?”
    我说:“印度媒体也不在这批记者里。”
    K显然是非常的生气了。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会去办公了。K就开始了她对我长达两天的教育工作。
    她在认真的盯着电脑许久后对我说:“你看得懂西班牙文么?”
    我说:“不懂。”
    
    她说:“西班牙的网站上也写着,中国政府疯狂镇压,杀死和平示威者等等。”
    我说:“我知道,西方媒体都在撒谎。”
    
    她说:“但是为什么全世界都这样说,只有你们中国不那样说!你不觉得你是被你们的政府欺骗了吗?那明明是你们的政府在撒谎!不然怎么可能所有国家都谴责中国?!”
    我说:“对,所有国家都说中国不好。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拿出证据说明他们说的是真的。只有中国政府能拿出证据,我们有录像。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和平示威,是他们在杀人。但是这些录像没有一个西方媒体在播出,反而是在用诬蔑中国的假照片。”
    
    她说:“你们播的是中国政府做的假录像!”
    我不知道跟这样的人还能说什么。
    
    我说:“现在中国在发展,让西方大国感到恐惧和不舒服,于是大家全都反对中国。我在德国两年,没看过一条关于中国的好消息。中国干什么都是错的。你觉得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可能没有一点儿优点么?”
    她说:“我们没有都说中国不好啊。比如你那天跟我说你们修了新机场,我不是就知道了么。”
    我说:“但是德国并没有表示赞赏,并不高兴。”
    她立刻说:“因为你们还有那么多穷人,却花这么多钱盖那么大的机场。”刚还说她觉得这是好事,两句话以后就暴露了。
    我说:“你怎么就会觉得我们把应该给穷人的钱盖机场了呢?我们盖这个机场也是为了奥运会,为了全世界各国的人。”
    她说:“还有那么多穷人就不应该办奥运会。”
    
    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说:“相反的,我们的媒体从来不这样污蔑别的国家。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国留学生愿意到德国学习,是因为……”(我想说的是因为大家原本都很喜欢德国,因为我们在中国的电视里看到的德国很美,很发达,所以我们愿意来学习)
    但是我被她打断了,她用非常傲慢的表情跟我说:“因为我们的教育水平发达,因为我们的学费便宜,这很简单。”
    
    我对这种不礼貌的打断非常的无奈,我还是接着说完了我的话。然后我说:“但是我们在这里却发现,德国的媒体从来不说中国的好消息,我们德国留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对德国也感到失望。”
    
    她说:“我们没有只说不好,我们也在说你们好。”
    我说:“好的。那我问你,你知道中国什么好事情么?”
    
    她想了想说:“你们中国经济在发展啊。”
    我说:“这不用德国媒体说,全世界都知道。那你听说过什么关于我们政府的好事么?”
    
    她想了想,没能说出来。但是她又立刻一脸胜利的跟我说:“那你能跟我说说墨西哥政府有什么好政策么?”
    我说:“我不知道。”
    她高兴极了,说:“你看,你也不知道。”
    
    我说:“我不知道,是因为我不关心。我不知道他们有的好,是因为同时我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我关心,比如德国,我就会既知道优点也知道缺点。我们都是从两方面认识事物的,这是我们在中学就要学的。”
    她有那么一两秒没能反驳我。
    
    然后立刻开始。
    她说:“你们中国环境污染现在这么严重,政府根本也没有做什么。”
    我说:“你怎么知道政府什么也没做?现在中国在呼吁超市不要提供免费塑料袋,而且马上就要实施了,你们知道么?据我所知,在欧洲这些国家,能做到这点的也就只有德国。另外,其他城市我不知道,但是单说北京,政府为了要减少市民出行用私家车,大大降低了公共交通的费用。坐地铁城铁只要两块人民币(0.20欧),坐公共汽车,很多只要4毛钱(0.04欧)。这些事情德国人根本就不知道,就只知道指责。”
    自:Club.ChinaRen.com
  ------------------------------
  [复制本贴地址] http://club.chinaren.com/120367517.html
  ------------------------------
  
  天使没有了翅膀会怎样?
    你说:会被上帝遗弃,从此离开天堂。
    他说:你错了,她会落到我的身旁,陪我看日落斜阳。
    我说:其实你们都错了,因为我会留在她身边,一起陪着她看地老天荒…
  
  
  ------------------------------
  楼主最新发帖
  [海外]日本人的真实生活水平,警惕国人
  人民币都省下来,学英语可以完全免费
  
   沙发 楼主:施威因施泰格 个人文集 2008-04-01 16:37
   引用 回复 编辑
  
    我说:“中国现在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非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解决,而且我们确实在解决。中国很大,没有你们想想得那么简单。”
    
    她说:“反正你们的政府就是压迫人民,人们都没有自由。你看上次巴黎的暴 动,所有记者都可以去报到,没有人把巴黎封锁。”
    我说:“西藏是我们自己的事情,那是我们国家的地方,我们怎么处理是我们的自由。”
    她说:“那谁也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反正我就是会相信我们的媒体。而且你们的政府把西藏的文化都摧毁了,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化了。”
    我说:“你怎么知道我们的政府摧毁它们的文化了?西藏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上课,这叫摧毁文化么?”
    
    我接下来问她:“你觉得中国人民生活幸福么?我只是想知道德国人是怎么想的,没有别的意思。”
    她想了想说:“我觉得基本上还是幸福的吧。但是对我来说,如果我只能生一个孩子,我不知道我活着还怎么能幸福!”
    
    我假装心服口服地说:“嗯,对,你说得对。你刚才说了中国环境污染对吧,还有现在全世界也都在说能源问题,说能源匮乏等等。”
    她说:“对,比如石油。”
    我说:“对。你知道么,中国推行计划生育,30年来少生了4亿多人!这就是治理环境污染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节约能源最有效的办法!我们有污染,人口多,你们指责我们;我们少生孩子,控制消耗减少污染,你们又指责我们没有人权。那我就想问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呢?!”
    
    她特别痛苦的说:“别提人权,这个话题太沉重了。”然后意思就是中国的人权问题简直太恐怖了,中国人活着还不如死了。
    我说:“我也不想谈什么人权。我只是想接着刚才的问题说。如果我们的政府像你们说得那样妖魔,人民的生活怎么能幸福呢???”
    
    我不记得她怎么回答得了,总之还是狡辩来着。我们每一段对话,我都不可能彻底的赢她,她一定会跟我扯一些什么别的。
    
    然后我就说:“我们生活在德国,其实也没有言论自由。近些天,德国把中国的很多论坛都封了。我们根本不能和中国的人直接在论坛上交流。”
    她一下又火冒三丈,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德国根本不可能封锁你们的网页。”
    我很平静得说:“可是这是真的。”
    
    她说:“你上的是什么网页?”
    我说:“综合网页,像yahoo那样的。叫新浪。”
    
    她说:“不可能。德国绝对不可能这样做。”
    我说:“但是这就是事实。”
    
    她说:“你现在就上给我看!”
    我就演示了一下。
    
    她说:“不可能。只是在公司不能上。”
    我说:“家里也不行。”
    
    她说:“你家里网有问题。”
    我说:“斯图不能上,纽伦堡不能上,汉堡不能上,柏林也不能上。”
    
    她说:“那是你们的网页坏了。”
    我说:“中国能上、美国能上、英国能上,法国也能上。”
    
    她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就有不知道我还能说什么了。
    
    我说:“对于封网的事情,我真得很无所谓。我很理解。我想说的就是,不要总指责中国会封锁一些网页。每一个国家在必要的时候都会这么做。”
    她说:“我们没有封你们的网。而且如果说封网,全世界也不会有中国那么极端。你们什么都不能上。”
    然后,她特别特别得意,特别特别自信又神秘的跟我说:“你们能上google么?”
    
    我都无语了……
    
    争论听了一阵,快下班的时候,她让我过去一下。
    然后指着电脑屏幕说:“你看,我就给你找到了一条关于中国的好消息。”
    我看了一下,是一个月以前Die Zeit网页上文化板块里的一些照片,是中国过春节迎鼠年的照片。没有什么文字,就是照片。
    我首先完全服了,她居然在和我停止争论后一定要找到一篇关于中国的非负面消息证明我说的是错的。其次我跟她说:“这不叫好消息,这只能说是中立。”
    她说:“我觉得这些照片很好看啊,这个消息很好啊。”
    然后她就下班了
    
    我后来一看,在一张放烟花的照片下面写着:“烟火。但是在中国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允许放。”
    按我们的逻辑,这是为了安全。按他们的逻辑,这又是没有人权……
    
    心里一直别扭,别扭了一晚上。
    觉得德国人这种脑子,根本再说什么也没用。
    就想这件事情就不跟他们谈了,当然本来也没想跟他们谈。
    
    第三天 3月28日
    早上一上班,K就瞪了我一眼。没说什么。
    
    过了半个小时,她叫我去看她电脑上的网页。
    
    那是德国n-tv电视台今天的最新网页,上面都是图片和注解,是尼泊尔警察的图片,注解也写着尼泊尔。她于是非常得意地说:“你也觉得这些照片是错用的么?”
    
    我说:“我不会,因为这下面写这是尼泊尔呢,这根本不是中国。”
    但是她还是很得意,因为她觉得她向我证明了,德国的媒体没有只用假照片,也有真的。
    我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逻辑——因为她们有时候也用真照片,所以就不能责怪他们用了假照片?
    
    我说:“现在再用真照片已经没用了,因为大家都已经……”她打断我的话说:“但是这毕竟是好事情,我们用的是真照片。”
    
    我开始头疼。
    
    后来她又苦口婆心的跟我说中国多么多么不好,多么多么糟糕等等。我不记得了。后来她开始总结:“这就是不同的文化,没办法。”
    是的,这是文化问题。但是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说,她们的文化是对的,我们的是错的。
    
    我于是说:“没错,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但是所谓文化的不同也仅仅就是‘不同’,是没有对错之分的。然而你始终谈的都是对错。”
    
    不知怎么又扯回西藏,她就跟我说:“反正在我们的心理,佛教是很圣洁的,教徒都是非常和平的,都是与人为善的。总之,我们绝对不相信他们会使用暴力,会伤害别人。”
    
    说实话,我已经累了。这一天她都在极力说服我,让我知道中国政府多么的集权和暴力,多么的血腥和残忍。然后就是中国是个多么恶劣的国家,说中国的盗版,盗版他们的汽车,偷走他们的技术,认为《明镜》的《黄色间谍》写得很真实。
    
    快下班的时候,K突然兴奋起来,特别高兴得跟我说:“我们的报纸上登了,我们的总理和外长将不会参加你们的奥运会。你看了这条新闻了么?”
    我说:“看见了刚刚。”
    她掩饰不住内心喜悦的跟我说:“怎么样?中国人会怎么想呢?哈哈。你们的新闻呢?播这个消息了么?”
    我在网上看了一眼,说:“没有呢。”
    她说:“我真是特别感兴趣,看看你们的媒体会怎么说这件事。哈哈”
    
    之后就又是把各国的文化都批判一遍。说读过一本关于日本的书,看了以后觉得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奇怪的人——为什么一个人去休假回来后要给同事带礼物?
    ……这几天的讨论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几件事:
    
    1. 西方媒体的宣传已经可喜可贺的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德国民众都信了。不但信了,而且坚定不移,以至于认为所有的不同声音反而都是撒谎。
    
    2. dl喇嘛这么多年的市场营销工作做的太成功了,每一个我接触的德国人,都把他当作“伟大的精神领袖”,他说的话都是真的,他做的事都是对的。
    
    3. 德国留学生在德国是很不受欢迎的。我的同事就能在无意中流露出这种情绪并且直接跟我说:“我们都会担心,如果你们有一天也学会了我们会的东西怎么办。”
    
    4. 中国这个国家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大错误。中国的缺点多的可以堆上天,而且在一个魔鬼政府的领导下,只能越来越恶劣。
    
    5. 中国到处充满了血腥和屠杀。人民只要说错一句话,就会被逮捕,在监狱里处以极刑。
    
    6. 中国没有权利办奥运会。凡是去奥运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支持种族屠杀。
    
    
    我已经非常非常疲惫,但我觉得我也有收获。那就是,我将不再和任何一个德国人讨论西藏的事,或者中国的事。他们的头脑已经受了一辈子西方声音的洗礼,不可能再开化。千万不要试着说服他们或者用事实讲道理,因为那只能把你气死。
    
    在他们的心理,有一种强盗逻辑:凡是对中国有利的事实,就是中国政府捏造的;凡是对中国有利的图像,就是中国政府派人演的;凡是对中国有利的照片,就是PS的。
    
    在他们心理,有一种绝对的定义:中国是无可救药的,是没有优点可寻的。所有反对中国的声音都是有道理的,是她们都会拥护和支持的。
    
    而且,德国人的傲慢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惊讶。让我从这不过才20几岁的人身上看到了60年前这个民族人们的影子。他们是纳粹的后代,也永远有着纳粹的血统。他们对于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的那种执著,让别人看来不仅仅是僵化,甚至非常恐怖。
    
    所以我觉得,和他们的斗争是长期的,无休止的。这种斗争不是和他们争论或者用证据说服,而只能是建设祖国。只能让祖国强大,更强大,才能让他们闭嘴!我们每一个在国外的留学生都在卧薪尝胆,等着看几十年以后的中国是像他们期望的那样崩溃,还是强大的让他们崩溃!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標籤: ,



如果看戲前看了評論,我看戲時會老是想着評論內容,影響着我對整齣戲的主觀感覺。

看這齣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前我在看原著,看了一半。於是電影前半部看得很不自在。又因為書只看了前半,電影後半部又覺得還算可以,但當我回去繼續看書時又被電影後半部影響着,像被卡在中間,唔上唔落。

不行,不行。

我開始回想為什麼愛看赫拉巴爾。他最愛記錄那個時空下圍繞自己的捷克人,通常都是些最不起眼、比較底層的人物,如實地把他們的對話和想法寫出來,把這些人一個一個重組起來。這些人身處的時代,歴史在前進,政治和意識形態透過各種方式傳播,滲透進他們的生活,但其實對他們沒有影響,因為這些人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用他們獨有的思維邏輯活着。或者從他們眼中看到的歴史跟我們認識的歴史(我們真的認識嗎)很不同,但才充滿人性,因為他們這些想法是順着他們的經歴自然地產生,不會黑白分明,而是複雜多變。電影作者並非想透過影像把「赫拉巴爾式人物」重現,只不過想借赫拉巴爾的故事發揮,去說他想說的話。

對,對,返來了。

另一篇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芭碧羅, 妳是誰?(留言已更新)

標籤:


復活節過後看到倉海君的新貼, 真是又一次給我來個五雷轟頂. 驚覺Coelho和倉海君都可謂吃過祕學的夜粥. 我一直認為The Alchemist 是一本成道的導遊書, 故事裡面很多人物道具都有深刻的象徵意義. 在這本小書一炮而紅長印長賣的多年之後, 作者在故事開頭放一個小插曲, 他有甚麼深意呢? 雖然倉海君極力排除"上/下"考慮, 但是我認為司徒無明師兄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的解答會破譯所有密意的密意. 我問, "What a lovely story" - 煉金術士對Narcissus這個故事抱持甚麼態度? 我想像他一邊微笑著. 這個神祕的微笑, 有甚麼意思? 坦白講, 我沒有仔細想(即是按照我本來對故事主題發展的理解)就馬上認定那是一個輕蔑的微笑 (如果我們容許一個大能者偶爾輕蔑一下). 而另一方面, 當我看到Zeke, .bwd.和倉海君的討論把自戀者搭上芭碧羅/至高者 - 我本來不知道這個姓芭的是何方神聖 - 我即時接受了這個聯想, 並且我馬上要問, 在靈知學當中, 芭碧羅佔據一個甚麼樣的位置呢? 點解.bwd.咁想成為一個芭碧羅喜歡的.bwd.呢????? 想唔通, 五雷轟頂. 司徒師兄的問題, 也就是我的問題. 至上的跟至下的, 如何混在一起呢? 至下的又如何因為搭上了至上的, 就頓時頭上發光呢? (今天細閱Zeke, 才開始對芭碧羅有點頭緒)

芭碧羅是甚麼呢? 倉海君說是"「无明不觉生三细」之「動相」". 我馬上贊成, 不過以我的脾性, 馬上又問, 「動相」又是甚麼呢?, 經驗是怎樣的呢? 我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我是誰?"的"是"字, "你係邊個?"的"係"字. Barbelo is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我喜歡翻譯做執迷, 相信倉海君喜歡說迷戀.

據說六祖是聽五祖誦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頓悟了. 而我係睇Transformers變形金剛電影時, 看到Bumblebee被追擊斷腳時有所領悟的. 星星叫打斷大黃蜂雙腳, 大家看見大黃蜂一臉痛苦, 狀甚艱難的爬向阿SAM的時候, 我問, "使唔使咁作狀呀大哥? 你唔係變形金剛0黎架咩? 你架黃色跑車打殘0左, 咁0岩隔離架泥頭車開過, 你化一度冷籃白色激光, 射過去, 咪馬上復元囉! 大黃蜂, 你做乜做機械人都咁執著, 架黃色跑車真係咁靚咩?" (其實又真係幾鬼靚)

在大黃蜂斷腳這個例子中, 執迷好明顯冇jetso, 走遲半秒都粉身碎骨. 但是在芭碧羅身上, 為甚麼執迷又是地位超然呢? 五雷轟頂????? tentatively 我認為這個靈知學這個講法, 打通了我思路上一個盲點. 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相信絕大部份有思考過其中意義的人, 都是把重點放到前半無所住三字上面, 嘔心瀝血想通了, 就對後三字不求甚解, 輕輕帶過. 現在看來其實從造句結構上看, 重點都是落在後半的, 只是前半不了, 後半就無從說起. 元音老人一方面說念起不隨, 馬上又說不要死壓住念頭, 念頭就是妙用, 現在我知道了, 所謂妙用, 即是Barbelo, 即是智慧. 我的想法好簡單, 我們就像幼兒班裡面那個夾硬要把圓塊擠進方框的笨小孩. 智慧就是不著方圓方圓皆通的靈光一閃.

中国及其达*赖难题

標籤:

兼予 譯

(原文在此 2008年3月26日 Spiegelfechter )

“西方”記者被“請”出動亂地區西/藏以後,很少有新消息透露到外界,歐盟政府卻已開始升級外交衝突。默克爾,布朗和薩科奇用甚至有些強硬的口氣要求中國政府與達*賴*喇嘛進行對話,大不列顛和波蘭准備邀請達*賴 會談,德國和法國內閣也有這個打算。讓長期拒絕交流的敵對雙方坐下來談話當然是件很理想的事 -- 什麼時候這個要求也能向紛爭不休的伊美雙方提出來呢? --,歐洲人生硬的話語是不是會促成中國人和談的決心,這還是個問題。


要理解西/藏危機,首先必須研究衝突雙方的心態,戰略形勢和衝突的文化意義,然後才能提出不是去安慰西人良心,而是有益於藏,漢(還有常被忽略的)維吾爾人的建議。中國非常自尊與自信,價值觀有時甚至與西方“高鼻子” -- 在中國人意識中依然是野蠻人 -- 所謂“基本價值”背道而馳。

中國在它漫長的歷史上既不曾有過自*由/民*主的社會制度,也沒有出現過這一思想的先驅。嚴格地說,中國也不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 它是一個在一黨極權專制下計劃經濟與放縱無度的曼切斯特資本主義結合產生的混合體。 如果西方人想要告訴中國人,富裕生活只有隨著民*主體制方能到來,那麼,中國人只要看看過去幾年的宏觀經濟指數就能駁倒這一成見。 只有極少數中國人對政治改革感興趣,爭取普適人*權的也僅僅是為數不多的一些知識分子。西方體制的道德優越性在中國人看來,客氣地說是令人費解 -- 看看當今西方政治中,表裡不一與日俱增,中國人這樣看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異族文化,中國人的態度說好聽些是有所保留,說難聽些是驕傲自大。在中國文化中,“臉面”至關重要。如果一個“高鼻子”譴責中國違犯了“高鼻子”訂下的規則,那麼不僅僅是中國人民,它的整個文化和國家都會感到臉面喪盡。至於西人失禮的背景和原因在這時已無關緊要。當然這並不是說,西方人由此失去了任何提醒中國人注意人%權的合法權利,但是此舉的形式和方法至關重要。

讓中國來舉辦奧運會是一步戰略好棋,它能讓中國政府和人民進一步了解西方價值觀。這樣一樁帶來成千上萬游客的盛事,使中國在得以展示自身(經濟)現代化的同時,也向世界敞開。可以預料,這場奧運會將有助於中國開放社會風氣,-- (西方)既不必動用文化沙文主義又不必宣揚“道德優越性”。 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事件,和中國對待少數民族的總體態度而剝奪中國這個開放的機會,是有百弊而無一利,對那些少數民族也沒有絲毫幫助。


毋庸置疑,中國壓制這些地區自身文化和宗教的發展,侵犯他們(以及全中國的)人*權。這種行為應該被嚴厲譴責,不僅因為西方人觀點如此,而是因為人*權普適天下。西方也不應該學鴕鳥把頭鑽進沙裡,在這一點上對中國聽之任之。但是值得考慮的是,對此事(推廣人*權)的進展,哪些方法有利,哪些無益。

鑒於西方和中國大規模的貿易交往,經濟制裁是一種可能性 -- 只不過這一招不僅無益還其害無窮。 侵犯知識產權這一項可以對中國進行索賠 -- 一來這是一條全世界公認的貿易守則,二來侵權有物為證。但是要求尊重中國領土上少數民族的人*權和文化宗教自治權,卻是干涉國家內政,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真正的主權國家都不會允許的。舉個例子,這就好比阿拉伯國家對德國進行制裁,因為他們覺得德國穆斯林人的宗教平等權利受到了侵害。


如果西方真正徹底地貫徹“人*權普適,尊重人*權是國際交往不可或缺的前提”,那麼他們就必須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即便這一招一無可取。與此同時,制裁的對像也要包括美國這樣將刑訊逼供列為合法的國家。這一點當然行不通,於是這類義正辭嚴的要求就逃不過被軟化瓦解的命運。世界並不如西方人所願,不是所有改變世界的螺絲釘都能夠得著,即便夠著了也不一定都有用。不清楚這一點,而一味地要求“總得作些什麼”,那至多安慰一下自己的良心,對專制極權的文化沙文主義下被虐待的受害者--那些我們聲稱要幫助的對像,卻無濟於事。


對中國的藏族,維族和政府反對派來說,西方任何加快中國開放的行動都是幫助。有史為鑒,當一個國家在經濟上文化上對外開放,就會逐漸吸收普適價值觀。 中國越開放,中國政壇上“共產一線骨干”就會越早被思想開放的年輕一輩替換。在後者的管理下,言論自*由將成為可能,普遍行為准則譬如人*權,也將受到尊重。當然,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正如老子所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在西/藏這一特殊情況下,西方政治家們的激進要求甚至會起到雙倍的負面影響。達*賴*喇嘛是藏人宗*教領袖,同時無疑也是西/藏少數民族政治上得體的代表。他宣傳無暴力原則,制定現實的目標,不拒絕同北京進行建設性對話。北京在對話一事上的表現卻不可思議地高傲。過去二十年裡,。達*賴*喇嘛的方針沒有為西/藏人帶來任何明顯的好處。相反,隨著經濟迅猛發展以及對資本主義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中國商人進入西/藏地區,藏人和入藏漢人之間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藏族文化越來越被排斥。


憤怒的年輕藏人下定決心把2008奧運年作為他們反抗的一年。對他們來說,達*賴*喇嘛雖然依舊是文化宗教首領,他的政治影響卻已日趨薄弱。 年輕藏人,以及他們自己的組織“XZ青年/大會”,比達*賴激進得多,敢做敢為 -- 他們的目標和手段已經不同於達*賴。在上周暴力示威 -- 在局部地區甚至已發展成暴*亂--的隊伍裡,不僅僅有憤怒的年輕人,也有西/藏的僧侶。

暴*亂領頭者能贏得的國際反/共支持越大,從溫和轉向極端的藏人就會越多。西方的呼聲越響,杯葛奧運的陣勢越大,極端分子的勢力就會越強,相應的,達*賴*喇嘛的溫和派也會越弱。 然而西方將只會停留在口頭譴責上,絕不會以行動支持藏/獨極端分子挑戰北京。所以藏人的“勝利”只是一種假像,失敗的種子早已埋下。藏人每一步朝向極端的發展,每一次暴力,都將減少漢藏和談的可能性。也許西方政要真應該和,達*賴*喇嘛會談,聽聽他的意見,應該以何種行動來支持他的路線。 當然,也許西方真正感興趣的並不是入西/藏人,而是如何有序地削弱遠東一個強勁的對手?

哥哥重要,還是媽媽重要?

標籤:

我沒哥哥,只有媽媽。四月一日不是哥哥的死忌,那是媽媽的生日。

她被安排在愚人節出世,然後無數次瀕臨崩潰的邊緣。她沒漂亮過,便老了。

沒人記掛母親也曾有少女的憧憬與掙扎;只讓鑲滿黃金葉片的人形雕像佇立於廣場中央,成為這個社會之標誌,並帶走許多人的生日快樂。

Photo: Dorothea Lange, November 1936

哥哥的芭碧羅神話


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快樂是 快樂的方式不只一種
最榮幸是 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不用閃躲 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 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 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我 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
孤獨的沙漠裡 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多麼高興 在琉璃屋中快樂生活
對世界說 什麼是光明和磊落

優惠

標籤: ,

少女繫鈴兒出席完小狗科尼之喪禮,便獨自在附近的餐廳用膳。

她想吃簡單的西班牙焗雞飯,不過侍應生告訴她,套餐便宜,她為省錢買三效調理面膜,於是點了一客美式雜扒套餐。

侍應生問餐湯要忌廉抑或羅宋,她答不要。侍應生睥睨道:「套餐送的。」

繫鈴兒覺不好意思,就選喝忌廉湯。

侍應生問餐後飲料,她要求冰凍葡萄汁,侍應生答冷飲需額外收費,她只好問不加錢可叫哪些。

然後侍應生呈上套餐,套餐包含一塊豬排、兩片洋火腿、三條施華力香腸、以及一坨糞便。

繫鈴兒看著那坨糞便,急忙揮動纖細的左手,示意侍應生折返。侍應生向她表達不滿:「套餐送的。」

她堅持不要糞便。侍應生報以歧視的眼神,質問說:

「送的也不要?」

繫鈴兒與侍應生對峙,最終引起餐廳內其他人的注意。每個人都盯住繫鈴兒。

糞便原封不動。

飯後,繫鈴兒徒步返回工作場所,途中喃喃細語:「人只有被不斷蠶食,才會感到無比的充實吧。」說罷流露出迷人的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