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falsifiable (不可證偽)

最近,這裏因為「不可證偽」而熱鬧不已,讓我也忍不住寫了點東西,並轉載這裏。

「不可證偽」是波普爾 (Karl Popper) 所提倡的「科學哲學」的基礎:當一個假設能被證為假的時候,研究它是真是假才有意思、才算科學、才能製造新的知識。譬如我們假設重的東西會下降得快些,那只需要把羽毛與鉛球一起扔下窗,看那一個先落地,便能證明是真是假。但若你假設虔誠祈禱後,羽毛能比鉛球早著地,結果鉛球先著地,而你則歸咎祈禱未夠虔誠,那「虔誠祈禱後,羽毛能比鉛球早著地」這個立論就為之「不可證偽」,亦可以說是「不科學」。

「不可證偽」是否等同不真實,或不重要呢?因為除了以上祈禱的例子,我們發現宗教領域上的很多東西,都不可證偽。諸如「人的靈魂不滅,但要等世界末日才會復活」、「至善的神不會做一個充滿天災人禍的世界,世界的不完美是因為人的罪」、而最重要的例子則是「神是存在的,因為世界需有一個創造者、有個設計者、有個目的」。你可以說「上帝不會擲骰子」,但當粒子的軌跡真的是隨機進行時,那擲骰子的一定是上帝。

為著這個辯論,有位劍橋大學的哲學家說了一個故事:

話說有兩個人回到舊居,發現多年沒打理的花園裏竟然生氣勃勃,於是甲開始懷疑有花匠偷偷地在工作,但乙認為沒可能,否則一定會有蛛絲馬跡,至少會有鄰居聽見。隨著甲細心的觀察,覺得花園裏的花木暗暗有種秩序;乙卻做了個實驗,發現一個廢棄的花園也可以發展出一種秩序。不過,甲始終相信花匠的存在,而乙亦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說服甲。從此,甲每天帶著感恩的心去欣賞花園,而乙則明白到,就算客觀的事實完全一樣,不同的人仍可以對花園作出不同的描述與得到不同的感受。

針對上述的故事,來自基利大學的哲學家則引進了另一個觀察者:

丙為了平息甲與乙的爭端,於是佈下了電網於花園四周,郤沒法「捕捉」到這個花匠,於是宣布花匠並不存在。甲則認為,那花匠無所不能,甚至可以隱身。丙於是沮喪地問甲,如果是這樣,還有什麼可以說服你那花匠並不存在呢?

丙提出的問題,正是在引用「證偽原則」來駁斥甲。

看不過眼丙的沾沾自喜,牛津大學的哲學家介紹了一位瘋子:

瘋子整天認為學校裏所有人都想殺害他。朋友於是把所有學校裏最和善的人介紹給他,但他依然認為,這些和善的人只是更懂得偽裝而已。

在這個故事裏,瘋子與他的朋友都無法用客觀的事實去說服對方,不過我們之所以認為瘋子不正常,是因為我們一般相信別人不會無原無故殺害另一個人,但你永遠不能排除別人無原無故殺害你的可能性。同一個原因,不少人像這位瘋子一樣,不敢入升降機、坐飛機、甚至不敢住高樓大廈。因此,信念與證據,根本是兩碼子的事。

此外,對甲、乙、丙三人來說,花匠是否存在,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或興趣討論;但對瘋子來說,身邊的人會否殺死自己,關乎生存,並不能因為爭持不下而不了了之。

對此,另一位牛津大學的哲學家則講了另一個故事,重申就算信念與證據無關,卻仍是重要且有意義的:

話說有位遊擊隊隊員遇上一位自稱支持抵抗運動的陌生人,這位陌生人要求遊擊隊隊員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相信他。和這位陌生人接觸後,遊擊隊隊員有感於陌生人的誠懇與堅定,對他深信不疑。以後,當陌生人幫助遊擊隊時,遊擊隊隊員就很高興自己沒有看錯人;當陌生人逮捕遊擊隊時,遊擊隊隊員就會想像他的苦衷;當遊擊隊隊員有需要但陌生人沒有幫助他時,他則認為陌生人有更好的安排。總之,沒有人能說服遊擊隊隊員陌生人不是同一陣線的。

在這個故事裏,遊擊隊隊員與瘋子雖然都漠然證據,堅持自己的信念,但他們是不一樣的。遊擊隊隊員對陌生人的信念是來自自己第一手的經驗與判斷。

最後,伯明翰大學的哲學家這樣說:

兩位旅行者一起在一條路上行,一位相信這條路通到天國,一位則認為這只是一條普通的路,不過既然沒有別的路,只好在這條路上一起走。一路上,前者一直把風光當成恩寵,把險阻當成考驗,並把旅途當作進入天國的訓練。後者則把這些全部歸咎於運氣。

在這個故事裏,儘管兩位旅行者的經驗與得到的證據是一樣的,但他們誰也不能叫對方與自己抱持同一信念。不過,這並不代表有兩個真相,因為真相將會在路的盡頭揭曉。簡單來說,「未被證實」並不等於「不能被證實」;「你不能證實」,也不等於「無人能證實」。「未被證實」與「不能證偽」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相同的論點可以應用在很多關乎「證偽原則」的討論裏,特別是在宗教與潛意識等等領域裏,在此就不贅了。

4 留言:

倉海君 說...

丁蟹是無敵的,我怕啦 :)

Gwai 說...

假期後,借此我補充一點。

(1) 證偽(falsification)是K. Popper對科學與非科學如何劃界,而絕非用以衡量某類陳述或理論是否有意義而提出的。Popper不滿邏輯經驗論以證實(verification)來界定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和界定某類陳述或理論有否意義之分。Popper不同意邏輯經驗論。文藝、宗教、形上學等並不隸屬科學範疇,但絕非無意義的。文藝提供我們娛樂、想像力,有時還以喻的認知形式來反思人類生活。宗教則指引某種價值方向,讓我們參考如何可安身立命。有些理論,尤其涉及價值取向,是透過論述建構出來的,然後由受眾主觀地體認而為信念,正因為是建構的,所以反論也同樣可以被建構,也因此,我們應保持謙卑,警惕自己未必真理在手。

(2) 證偽的解說,見Popper的"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科學發現的邏輯)和"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猜想與反駁),這兩書都有中譯本,無論英、中本都可在網上免費下載。在《猜想與反駁》中,Popper提了四個例子:占星術、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論、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艾德勒的個人心理學,都是不能證偽的,雖則它們都貌似用(科學)歸納法概括出某些原理/解說,並且有很多個案佐證,但Popper認為全是自圓其說的,是偽科學。英文本見Chapter One: Science: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p.43-54 (Routledge Classics 2002)(網上版可能不是相同頁數),中文版見p.47-58。

李逆熵(李偉才)在他的科普小書《三分鐘宇宙》(1991)(p.1-35)裏,對Popper的證偽作了簡要解說,也生動地批評了占星術、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論和精神分析。李又以「天狗食日」的例子質疑了證實(verification)對建立知識的可靠性。全書輕鬆,不妨一看。

倉海君 說...

讓我也補充一點: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肯定是不能證偽的,這早在幾十年前已是學界公論,但有關潛意識作用的研究,不等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歐美心理學家對潛意識的研究,於佛洛伊德之前已經開始,且有不少專著,書目就不列了,要查的自然查到,不查的列舉也是多餘。

Gwai 說...

藝術,作為一個類,不受納入科學體系;但科研者對藝術活動提出一個研究項目,探討色彩對人類的某種認知會到哪個程度(或者原來無)影響,這個特定研究可以是科學的,但這並不意謂從此藝術這個門類是科學的。

另方面,物理學是科學,但一個物理學家某一個研究項目,基於錯誤的假設、推論和方法,其研究過程和結論卻可以淪為偽科學。經濟學,已發展成empirical science,但某一個別研究項目,仍可失誤為偽科學---張五常多年前在報章上發表過一系列文章《經濟解釋》,介紹了證偽,並引了兩個例子,說明以為用科學方法做的研究,其實是不能被證偽的假大空。原文:

「舉另一個例子。有一位經濟學者,試圖以事實考證,私營企業的生產成本是否那企業所能做到的最低成本。但根據經濟學的定義,所有私營企業,為了要圖私利,必定會盡可能減低生產成本。於是,這位學者所試圖的考證是套套邏輯,不可能錯,但也沒有內容,因為定義本身不容許有可以減低生產成本而又故意不減低的行為。佛利民(M. Friedman)對這位學者的考證工作,可圈可點地下評語:『愚蠢的問題,當然會得到愚蠢的答案!』什麼是愚蠢的問題呢?不可能有第二個答案的問題--或答案不可能是錯的問題--就是愚蠢了。是的,套套邏輯並不膚淺,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甚至可以連飽學之士也看不出來。三十多年前,一位哈佛大學的研究生拿到經濟學博士銜,其論文被該校選為最傑出並頒以獎狀。後來該論文出版成書,大事宣揚。艾智仁(A. Alchian)讀後所寫的書評更有名。艾氏精闢地指出,獲獎的整篇論文都是套套邏輯,不可能錯,沒有內容。這書評使哈佛尷尬之極。試想,一個博士學生的套套邏輯,可以使大名鼎鼎的哈佛經濟學系的高手教授也看不出來,我們又怎可以低估這種邏輯的『高深』呢?」

(http://www.lktmc.edu.hk/~economics/Economics%20Articles.htm)
(經濟解釋(3):世上沒有不可代替的理論)

同理,某套「反XX」解說,使用了某個自宣合乎科學規格的學術的某些術語,並不就使得那套解說合乎那個學術,以至還合乎科學;換言之,不在是否運用了哪些術語,而在解說本身的前設、論證/方法、預期結論能否證偽,來判斷其是否有效或合理。

偽科學(Pseudoscien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1%BD%E7%A7%91%E5%AD%B8)
(英文版較詳細。)

精神分析/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The assumptions of psychoanalysis have been criticised on numerous fronts including the view that they constitute pseudoscience, but psychoanalysis still has many practitioners of various schools.”

(http://en.wikipedia.org/wiki/Psychoanalysis)
(中文版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