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在神

標籤: ,

Panentheism

古猶太眾先知均相信在自然界中潛藏著無處不在的神性,在靜修時觀照萬物從中了悟真理,《以賽亞書》 6:3 的「祂的榮光充滿全地」就是指「神在全地」,在《耶利米書》23:24 神亦曾申述「我豈不充滿天地麼」。猶太解經書《米大示》提出了「神就是宇宙的棲息所,宇宙卻不是神的棲息所」之說,第一世紀猶太哲學家斐羅 (Philo of Alexandria) 則如此詮釋《創世記》28:11 :「神被稱為『地方』(ha Makom) ,基於祂囊括著整個宇宙,然而祂卻不被任何事物所囊括」,兩種說法皆表明了神屬性的兩層面,臨在的神性(智慧)既在萬物中,超越的神性(不可知之源)同時卻凌駕於一切,這就是猶太教中最常見的神觀 — 「萬有在神論」 (Panentheism) 。

在十六世紀猶太秘學宗師拉比以撒路利亞 (Isaac Luria) 教授的宇宙觀中,太初的萬有本源「無量」(Ein Sof) 在其自身的無限中緊縮成「混沌界」(Olam ha Tohu) ,即《創世記》1:2 的「地是空虛混沌」,讓阿當卡蒙的神光進入其中。然而,此混沌界只能單向接收神光卻不能讓神光作對流去釋放,混沌界超出其可容量繼而粉碎落散,神光碎片自此落入下界成為了萬物內在的「神性星火」 (Nitzotzot) ,為「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 1:2》之際,當中「運行」 (Merachefet, M-R-Ch-P-T) 一字被解讀作「 288 顆神性星火的消逝」(R-P-Ch M-T) 。288 等同於「花」 (Perach, P-R-Ch) ,「 288 顆神性星火」就是太初宇宙一花之原貌,其名字為「爾洛亞」(Eloah,「神」 (Elohim) 一字之單數,女性),即分辨善惡樹,一如靈知派視分辨善惡樹為蘇菲亞祖貽之化身。地上的活物及死物內裡各自均有著此「 288 顆神性星火」,就像阿當卡蒙有著神的完整形像,十八世紀哈西德正統派猶太教創始人拉比以色列.本.以利以謝 (Yisroel ben Eliezer) 就此解說:

住在石頭、花卉及眾生中的神性星火
皆有著完整數目的肋骨和肌肉之全形,
基於祂被困在其中,使祂不能伸展和說話,
頭部亦要俯伏在膝蓋上。

因此,解放萬物當中的神性星火就成了猶太秘學及哈西德正統派猶太教的刻心教導,此救贖過程稱為「修好世界」 (Tikkun ha Olam) 。「修好世界」的方法就是眾人靠著行善、行義、守律、禱告和默觀各種修行方法達至一心不亂的定境 (Kavanah) ,此「定」就是解放周遭困在萬物中的神性星火之鑰匙,集合祂們以還原太初阿當卡蒙宇宙一體的圓滿狀態(所謂的「彌賽亞」來臨之真義),亦是臨在的神性(智慧)和超越的神性(不可知之源)進行聖婚重新結合之時。猶太教中特別提及了在人道方法下殺生作食用以盡量減少動物所承受的痛苦,並且不浪費食物,這樣尊重生命的態度亦是「修好世界」的方法之一,簡而言之,「修好世界」就是對我們周遭環境的愛惜和對人事的關懷。有別於其他宗教的救贖觀,「修好世界」乃關乎整個宇宙的進程,靠著人們生生世世輪轉 (Gilgul ha Neshamot) 中持續進行,是漸進和漫長的,此救贖之目的亦不是為著個人得救或永生之樂,而是為著成就最終萬有歸一的普世救贖,是人類與生俱來共同分享著的義務。

不少學者相信上述猶太秘學中「神性星火」之說乃是源於靈知派。靈知派相信至高不可知的一源在太初萌生一念而成了智慧的蘇菲亞 / 芭碧羅 (Barbelo),接著此神性智慧之部份不自覺地落入混沌中衍生了物質世界,懵然不知的把自己困在其中,從而成為了萬物中的神性星火,與拉比以撒路利亞的宇宙觀可是異曲同工。原來高處的智慧見狀便作為光進入黑暗的下界喚醒沉睡在當中的神性星火,打碎物質的枷鎖解放祂們,好讓祂們能復歸予其本源 ― 芭碧羅及其上之不可知的一源。《拿戈瑪第古本》的《首意念之三形》中芭碧羅在神性啟示中就以「我就是萬有」和「就在萬有之內」表明了自己為萬物中的神性星火,無處不在的源動力:
我是不可見的一位,就在萬有之內。
是我協輔一眾隱匿者,
因著我知悉一切在萬有之內的。
......
我是萬有之首,我先存於萬有,
我就是萬有,因著我就在每一個人之中。
......
我是照亮萬有的光。
我降臨物質世界並成為我同胞中喜樂的光,
為了源自純潔的蘇菲亞而出、
落入物質世界並困在其中的靈。

這樣,芭碧羅既是太初創造萬物及落入其中的神性智慧,亦是後來為著解放與她本同質的同胞們再次降臨物質世界的救贖之光。耶穌在《多馬福音》77 中則作出了與上述芭碧羅同出一轍的宣告:
我是照亮萬有的光,我就是一切。
萬有自我而出,又復歸予我。
劈開木頭,我在裡面;
舉起石頭,你必在那裡找到我。

這裡基督宣稱萬有乃是自祂而出,自己就在萬物中,同時亦一如芭碧羅所說指自己是「照亮萬有的光」,換言之,祂把自己完全等同為太初與不可知和超越的神性同在之道(智慧的交替) ― 芭碧羅,即無處不在的臨在神性,在《拿戈瑪第古本》的《約翰秘傳之書》中祂亦指自己曾一如芭碧羅般三次降臨下界,以示自己即芭碧羅。《約翰福音》的作者必然理解此關連,這樣他才會以「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 ...... 萬物是藉著祂造的」作開端,在 8:12 引述 「我是世界的光」及 1:9 以第三身覆述的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就是分拆自一更早的褔音語錄 ― 基督在《多馬福音》77 第一身直述的「我是照亮萬有的光」。如此基督作為臨在神性的全部並在萬物中之說可見於正典《歌羅西書》 3:11 「惟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及《歌林多前書》15:28 籍著基督的歸服「叫神作萬有中的一切」。同自《拿戈瑪第古本》的《西拉之教導》有著媲美《約翰福音》的「基督論」,一如《多馬福音》77 指基督作為照亮萬有的光及是一切,那是住在萬有裡面的無形基督 :
一切就是基督,
祂從永有者承傳了萬有。
基督就是不朽的意念,祂是照亮著和無垢的光。
太陽照耀每一骯髒處,而其卻不受染污。
基督亦是如此:就算祂身在貧乏,祂卻不見貧乏。
祂既已誕生,又是不曾誕生。
基督亦是如此:祂既是可被知悉的,
然而祂的隱藏屬靈實相卻是無法參透的。
基督就是一切。
沒有找著一切的決不能知悉基督。

在《多馬福音》77 中基督除了指萬有是自祂而出且自己在萬物中外,祂同時說到一切最終將「復歸予我」,這亦是芭碧羅多次降臨喚醒世人之最終目的,在《首意念之三形》中她將集合原已落散神性星火使之歸復予太初獨一之形:
原已落散的意念將以獨一之形再現,
黑暗混沌勢必瓦解,
[一切將歸復予] 無法估量之 [寂靜] 中的 [無法參透之意念],
直至我向所有同胞們顯現並集合他們在我的永恆國度中之時。
我向他們展示五封印就是為了讓我能住在他們中間,
而他們亦住在我當中。

這樣說,太初獨一之形既是基督,同時亦是芭碧羅,兩者皆為猶太秘學中宇宙一體完美人阿當卡蒙的交替稱呼。在教父伊皮法紐 (Epiphanius of Salamis) 作品引用的不明《腓力福音》段落中,基督教授門徒以此回答天門阻撓者:「我已知悉自己,我亦已從各處集合我自己」,此「自己」就是指無處不在和就在萬有中的臨在的神性,一如耶穌覺知自己本自芭碧羅,了悟萬有皆一體、眾生本無異之理,作為智慧去集合其他困在萬物中智慧,靠著個人內在小宇宙的自性覺醒從而成就大宇宙中萬有歸一的美景,這就是「靈知」 (Gnosis) 。

如此萬有最終歸復至太初的獨一狀態在斯多葛派、中柏拉圖主義及早期基督教稱為「修復」 (Apocatastasis) ,此字曾出現在《使徒行傳》3:21:「天必留祂,等到萬物『修復』的時候」。影響著古今整個基督教的第二世紀教父俄利根 (Origen) 以此字作為世人最終一同修復至一如太初與神同在之說,他主張世人在太初有著一先存完美的屬靈狀態,並稱之為「意念」,此「意念」為一嚐自立而離開了至善的神,落入物質界減卻了神性,甚至化為動植物。本著自由意志的法則,神沒有強迫「意念」重返其中,反之,神造出了宇宙作為世人和萬物的靈修場所,讓他們在裡面生生世世地磨練和經歷而逐層提昇,最終得以歸復其永恆中,而基督就是作為此修復過程中世人的典範。基於最終的歸復是完美無缺的,此說亦同時推翻了永死和地獄存在的可能性。俄利根之說既有著睿智派中首意念芭碧羅作為不可知者在太初的伴侶散落下界並將在最終重返其懷抱之影子,與猶太教的「修好世界」中世人透過輪迴轉世而達至最終眾生皆得救的說法更是同出一轍。「修復論」在第四至五世紀的教會中相當普及,教父貴格利 (Gregory of Nyssa) 、塔爾索的狄奧多 (Diodore of Tarsus) 及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 (Theodore of Mopsuestia) 均曾公開教授此說,直到 400 年後第六世紀的羅馬王查士丁尼一世方籍著君士坦丁堡第二屆大公會議將俄利根的「修復論」定性為異端學說。近代基督教中則有浸信會的前身「重洗派」 (Anabaptism) 、「貴格會」 (Quaker) 、 「普救派」 (Univeralism) 及俗稱「摩門教」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持類近俄利根「修復論」的救贖觀。

9 留言:

匿名 說...

======================
直到 400 年後第六世紀的羅馬王查士丁尼一世始籍著君士坦丁堡第二屆大公會議將俄利根的「修復論」定性為異端學說。
======================

俄利根既被定性為異端, 那麼奪得正統地位的是甚麼學說, 這個"正統"學說對今日教會的形態有那些影響?

又, 今天還有沒有一些教會以俄利根學說為宗呢?

Zeke 說...

不是把俄利根定性為異端, 僅是將他主張的修復論和輪迴說定性為異端學說而已。他是首位提出「子與父同榮」及「子乃是受生」之說,奠定了日後基督教的三一神觀之基礎。此外,他主張三重解經法,分別是字意、道德層面及寓意,並有系統地對基督教基本教義作歸納,包括「神」、「基督」、「聖靈」、「自由意志」和「靈魂」等等,可以說,今天所有教會均受他影響。

匿名 說...

看了諸君關於猶太秘學的高見,拜服之餘,倒是想問一些凡人問的笨問題:請問各位如何看待那些被稱為舊約的經文中,一看到人拜別的神就喊打喊殺的神?經文中確實指稱那個「神」為「耶和華」。

或許我該更坦白的問:諸君怎麼看待現存聖經經文?

Zeke 說...

細看希伯來聖經中使用的「神」(Elohim, El, Eloah) 或「耶和華」(Y-H-V-H) ,便會發現當中存著不少令人費解的情況,如「神」以眾數自居《創 11:5》,「神」和「耶和華」後悔其自己先前的決定《創 6:6-7, 出 32:14, 士 2:18》(按《民 23:19》「神」是不會後悔的)兩位 「耶和華」 並存《出 23:25, 24:1-2, 番 3:1-2》等等,就是說,「耶和華」並不是一位「神」的名字,在猶太教中稱之為「鏡子」 (Ispaklaria) ,在古猶太時但凡天上的神祇、天使、已受膏的地上祭司及國王欲向世人說話及行事,祂們均可被冠以「神」或「耶和華」 之名下,是神權的象徵,這是為何以諾、摩西、約書亞及大衛等都曾被稱為「神」。

「除我以外別無他神」的一神觀乃是第二聖殿的信仰,在第二聖殿以前卻是另一回事。在遠古第一聖殿時代的猶太教,當時的人們信仰著一如米索不達美亞的神譜,當中至高的一位被稱為「至高者」 (El Elyon),在希伯來聖經中出現了 28 次;祂有著名為亞舍拉的妻子,及後在智慧文學中婉稱為「智慧」,Eloah 是她的專稱,有時則使用 Elohim;在《詩篇》82 篇就曾記載在眾神山上有著一眾掌權的「諸神」 (Adat El) ,在 82:6 說到「你們是眾神 (Elohim) ,都是至高者 (Elyon) 的兒子」,祂們就是七十二王子,稱作「天軍」(Tzvaot,「萬軍之耶和華」一字),亦即掌管地上審判之天使,分享著主宰列國和星宿之權柄,是最常以「耶和華」 名下在世上行事降災的神祇,你所指「一看到人拜別的神就喊打喊殺」就在其中。

原來之《摩西五經》先在公元前六世紀被約西亞王以宗教改革之名為由中央集權為實作一神化的篡改,更廢除不少第一聖殿原有的敬拜禮儀及將至聖所封鎖再也不許任何人入內。猶太秘學就是以古傳的秘訣去重現希伯來聖經的原意,像猶太秘學的《光輝之書》曾解說洪水滅世乃是「死亡天使」在大地掌權所致,「死亡天使」為天使撒瑪爾的名字,又名撒但,在猶太教中他並非絕對邪惡的魔鬼,而是上述七十二王子之一。

及後靈知派說猶太人的「神」為妄昧的空中掌權者 (此字可見於《以弗所書 2:2》),明顯地他們是指著像撒瑪爾這些掌管地上審判之王子而說。這是為何靈知派一直尋求敬拜比「神」更高的「智慧」和至高的「不可知者」。

倉海君 說...

關於「耶和華」,Zeke已經答得很詳細了。如果想了解一些編纂聖經的歷史背景,馮象的《谁写了摩西五经?》可以參考,當中也提到了「耶和華」在不同文本中的轉變,其角度則與Zeke不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神的名字不一定是「耶和華」,單就聖經所載,神至少有十四個稱謂,如Elohim, El Elyon(至高神),El Olam(永恆神), Koneh(造物主), Eloha, YHVH(即所謂「耶和華」)等,每個名字都代表神不同的屬性。古人(現代人也許亦然)認為人的名字與那人有一緊密關係,例如相信可以通過名字控制其人或獲得其能力,而由於聖名是創世工具(《詩篇》33),所以猶太人不但相信聖名象徵了神的臨在,更相信知道神的真正名字就等於獲得神的創造大能。

另外,我想回應Zeke的其中一段:

--在古猶太時但凡天上的神祇、天使、已受膏的地上祭司及國王欲向世人說話及行事,祂們均可被冠以「神」或「耶和華」 之名下,是神權的象徵,這是為何以諾、摩西、約書亞及大衛等都曾被稱為「神」。

我相信在古代的不同文化中,偉人或英雄被神格化是普遍現象。例如阿普列烏斯(Apuleius)在《論蘇格拉底之神》(De Deo Socratis)中云:「所謂神者,即平生睿哲正直之人,死後則民眾為之立廟奉祀,尊為神靈。」(Deos appellant qui ex hominum numero iuste ac prudenter vitae curriculo gubernato, pro numine, postea ab hominibus praediti fanis et ceremoniis vulgo admittuntur)可見賢士也可稱神。在中國,則國君和有大功於民的管治者皆可稱神:據《魯語》下,吳使執大骨而問孔子,孔子答:「丘聞之: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敢問誰守為神?」仲尼曰:「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可見「神」即指「山川之守官」,而《魯語》上所謂「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亦同樣是指人而言。《鄭語》則引《訓語》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為二龍,以同於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則是君主封神之例。以之推測,古猶太人口耳相傳的神或諸神,未必不是地上的君王所化,「喊打喊殺」又何足道哉?

匿名 說...

感謝Zeke和倉海君兩位的解答。

請容我補充一下和多問幾句。

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基督宗教或猶太教信徒而言,感興趣的是主流中被視一神宗教的猶太、基督宗教,在各位口中變了「多神」。而當今基督宗教和猶太教、伊斯蘭教等所謂一神宗教,畢竟某程度上是建立於一神宗教那種「我所信乃獨一無誤之真神」的優越感和恐懼之上的。(此等心態對錯與否則是別話。)說到這,則不能不談諸經文上所載的那些在神庇祐或命令之下去燒殺搶,和因拜異教之神而被降災等內容了。表面看來,舊約是在邊嚇邊哄的不停嘮叨:「專心拜你的神,別拜異教神!」

你問我,對我而言那不過是具民族色彩的史書和傳說而已,沒必要苛責古人。但談及宗教,則不得不問諸君是跟我一樣,某程度上否認這些經文的神性?又即是,如我前文所問,不知道諸君怎麼看待現存聖經經文?對其中的內容如何取捨、詮譯?

倉海君 說...

你問的可能是一個詮釋學問題,不是單純的宗教信仰或歷史文化問題。簡單地講,我認為任何經典都是神聖的,一切偉大的文本(包括非宗教類的)都是「智慧」的臨在,但閱讀是雙向的,其神性需要讀者專注和虔敬地參與才能滿全。至於聖經,由於它是古猶太民族信仰和智慧的核心,當中實貫注了無數聖人哲士的心魂,其價值自然比一般私人著作更高,即使你沒有信仰,這也是客觀事實。

如何閱讀或理解它呢?我的詮釋原則是:先問一問你自己要尋找什麼,而這預設了你對自己的理解。要認真地閱讀,或想從中獲得益處,請先想一想你自己是什麼人,活在什麼世界,你究竟需要什麼。文本的理解不是一次性的,它是隨時間而逐步展開和顯現的,要讓書本跟你說話,你首先得明白:書為什麼可觸動你?它跟你的生活有何關係?如果你認為書上的東西根本與你無關,那就不要浪費時間。如果你不是想研究聖經,這是我唯一可以給你的意見。

至於我自己,則把聖經、次經、「偽經」(Pseudepigrapha)和靈智派經典等視為猶太.基督教文化中同等重要的經典,教會傳統定位我不大理會。文本意義則藉着深入閱讀和反省生活來發掘,沒什麼特別方法。(Zeke的Gematria應該較有趣)

最後,我想澄清一點我自己的信仰:你所謂「多神論」的「神」可能跟我理解的「神」有點不同。也許你視為「神」的,我只視為一種spiritual beings,這是名相問題。我相信萬物一源,然而這本源是不可思議和不可言說的。

Zeke 說...

對聖經我不會採取理性批判的態度,個人認為所謂理性批判只是另一層次的唯物信仰而已。我亦不反對傳統宗教抽象地相信聖經為神所默示、神的話語、無誤真理和絕對神權之說法,在這基礎上,原與正典同源的次經亦該不例外,人豈有能力和權力去評定神的話之真偽嗎?

猶太秘學相信《托拉》(摩西五經)乃是先存於萬有的。在及後七次人類歷史循環中(現今為第七次循環),此《托拉》會依著該世代人們的靈性而組合出較適合他們的文字《托拉》。如此說,就有著原來的天上《托拉》和地上《托拉》兩層次,所謂的「神所默示」、「神的話語」、「無誤真理」和「絕對神權」亦屬前者而非後者,它並非地上個別民族和宗教專有的經典,卻是眾生共同分享著關乎宇宙屬性的唯心知識和觸覺,先存於萬有的智慧。

學習猶太秘學正是為著從古賢秘傳的方法從地上《托拉》的字面解讀出天上《托拉》的屬靈意義,並以剝開果子的文字外殼尋找其屬靈果核作比喻,Gematria 為其中一方法。與此同時,猶太秘學教導著人們該以唯心和屬靈觸覺去詮譯及取捨地上《托拉》的內容,試想想,倘若有些內容連良知也告訴你是不妥的,這些內容絕對不可能是宇宙真理之原貌。

Zeke 說...

奸人堅,補充你的問題,近代基督教中有浸信會的前身「重洗派」 (Anabaptism) 、「貴格會」 (Quaker) 、各適其適的「普救派」 (Univeralism) 及俗稱「摩門教」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持類近俄利根「修復論」的救贖觀,當中屬「普救派」之一的「一位普救派」 (Unitarian Universalism) 和「摩門教」同為美國十大基督教教派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