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本與文化震蕩

標籤: ,

記得中二的時候,有同學問我:「你知道Issey Miyake(按:三宅一生,日本時裝設計師)是誰?New Kids on the Block(按:當時美國一隊樂隊)又是什麼?」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結果後來亞視國際台一次播映New Kids on the Block的特輯,我錄了「迫著」自己看,沒興趣就是沒興趣。

最近在看一些朋友的blog,朋友們都講著有關日本、埃及、美國電視節目如飛黃騰達(The Apprentice)粉雄救兵(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等的內容。我想,這些東西為什麼我都不怎麼懂,為什麼我跟他們那麼格格不入?

或許,你可以說我不感興趣,不過想想或許也不是我的問題。倉海君「大家在五月不妨再以『文化』為主題,各寫一文」,現在還四月,急不及待就要寫。或許上面的問題就牽涉到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說的「文化資本」,簡言之,文化資本就是人們對上階層文化所能掌握的程度。此上階層文化包括物質消費、鑑賞能力,以及文化品味等,而「文化品味」就是文化資本概念中的重要之要素。上面說的東西雖說不上全都是「上階層文化」,可是我是基層出身的,生活上或許根本就不用接觸那些事物。當然有人說我可以看英文台,可是語言和文化隔閡我總不能像看中文的來得暢快和有共鳴。還有,為什麼我一定要知道Issey Miyake、非看粉雄救兵不可?

或許,這也是一種文化震蕩(culture shock),那是指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身處不同國家的文化或不一樣的環境中而經受的一種困惑、焦慮的狀況。或許對我來說問題不太大,大不了設法認識,再不就暫時不看那些內容日後想認識再看吧。可是對貧困社區的兒童,對「文化資本」的掌握就意味著他們的社會向上流動(social mobility)和能否「脫貧」。我很欣賞台灣作家李家同的文章,有著那種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他曾經希望每間鄉郊小學都要有圖書館,每個小學生都借到《主教謀殺案》。他曾經為大學生欠缺人文素養,對很多常識都不知道很痛心。他認為鄉郊的小學生欠缺文化衝擊,希望城鄉之間能縮短文化差距。可是誰又能決定每個國民都要懂得些什麼才算有「文化」?讓我們看看李家同的「清單」吧:

狄更斯、白先勇、京都條約、日內瓦公約、紐倫堡大審、雙城記、柴可夫斯基、白鯨記、高爾基、基度山恩仇記、阿拉法特、安隆案、王文興、彌賽亞、黃春明、戴高樂、但丁、舊約、田園交響曲、張愛玲、維瓦第、德蘭修女、米開朗基羅、戰爭與和平、遠藤周作、伯利恆、科索沃戰爭、盧旺達、楊振寧、蒼蠅王

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他是台灣人,「王文興」(台灣小說家)在香港大概要換成金庸了。蒼蠅王(一本英國小說)我看過,可是它就跟To Kill a Mockingbird(一本跟蒼蠅王一樣在國際學校常用作教材的美國小說),跟香港和台灣的文化背景距離很大,不了解背景很難明白,要是我不曾在一家書店工作搞不好我一輩子也沒聽過這兩部小說。

或許我無須為不懂這個那個感到很懊惱,也無須為有沒有「品味」有沒有「文化」感到抓狂。我無暇讀完新春秋一眾文友對「中國文化」的「論戰」,我也才疏學淺,大感「震蕩」(不竟葉利欽兄的『震蕩療法』未必管用)。99年陳雲等人曾於一份報章掀起過「中國文化論戰」,還結集成書《天書Impossible》。雖然我不怎麼贊同陳雲(不是那位提出「鳥籠經濟」的中共領袖)的見解,謹以他曾說的「若有洋人問,『中國文化是什麼?』用『博大精深』、『極高明而道中庸』(Broad and deep, sophistication in simplicity)應之則可。犯不著為洋人的一句戲話,而去委曲自己,翻箱倒櫃,自報家門」自勉共勉。

另,感謝倉海君為我正名「mf」(是小楷的,雖然「Patrick」的P一定是大楷)。我也明白「mf@966050」實在太長,難以記憶。日後在本blog就使用mf,當然你叫我Patrick也很高興。另,版面「新春秋」三字是誰題的呢?

延伸閱讀:
Standbyp:究竟有什麼東西人人必須知道?(及其他)
Standbyp:超級女聲與「忽悠」

2 留言:

倉海君 說...

新春秋的所謂「中國文化論戰」,最好不要看了,免得浪費時間,因為「論戰」的起點只是一堆概念模糊的命題,反而後來跟sun bin的討論才算有一點價值。我希望下個月可以抽空談一些中國文化中最具體和最基本的東西,你有興趣也一起寫吧。

字是道士(醉後?)題的。你的@966050,我不是要刻意「正名」,只是標籤不接受@這符號,見諒。

小P 說...

Anyway,多謝你的意見。不要見諒了,簡單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