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iveness (寬恕)

標籤:

有位印度教徒去見甘地,說自己的獨生子給回教徒殺了;
問自己如何才能寬恕回教徒,重獲平靜?

甘地叫他去收養一個回教的孤兒。




在寬恕與善行內,才有救贖。

寬恕,並不代表你要接受別人的錯誤,而是接受人人都會犯錯的事實,包括自己。

寬恕的目的,不只是為別人拿走悔疚的枷鎖,也是為自己除下仇恨的枷鎖。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Elizabeth Kübler-Ross) 曾在《用心去活》(Life Lessons) 裏說過:

我們最需要寬恕的常常是自己。我們必須寬恕自己做過或未能做到某些事,寬恕自己犯了錯或沒有學會某些道理。」

另一位作者,大衛.凱思樂 (David Kessler) 接著寫到:

「寬恕並不是一生只做一次的功課,而是要不斷去做的,那是靈性修養的功課,能讓你心靈平靜,不遠離愛,你唯一要努力的就是再次打開你的心門。



知道《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會上映,便知道我要盡快看完手上的原著,以免讓電影先入為主。

卡勒德.胡賽尼 (Khaled Hosseini) 的《追風箏的孩子》,讓心如鉛一樣沉重,墜落到谷底。那份內疚、羞愧、以及將過錯埋藏心底的感覺,是如此真實,叫人透不過氣來。

書中講述的,是在阿富汗的兩個小孩。他們份屬主僕,卻情如兄弟,直到有一次僕人哈桑面對欺凌的時候,身為主人的阿米爾見死不救,懦弱地逃去。由於羞於再次面對哈桑,阿米爾竟陷害哈桑並把他趕走。阿米爾從此陷入無盡的自責之中。

然而,書中卻提出了出路。在阿米爾的長輩拉辛寫給他的信裏,有這麼一段 (p. 290-292;李繼宏譯本):

「你對自己太過苛刻…我希望你會意識到:沒有良心、沒有美德的人不會痛苦

「你父親的深切自責帶來了善行…這些統統是他自我救贖的方式。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

「如果你可以的話,寬恕你父親。如果你願意的話,寬恕我。但,最重要的是,寬恕你自己。

最後,阿米爾終於體會到:

寬恕…並非隨著神靈顯身的玄妙而來,而是痛苦在經過一番收拾之後,終於打點完畢,在深夜悄然退去,催生了它。」(p. 348;李繼宏譯本)

或:「那時候的我一直認為是否寬恕,並不是隨著虛浮誇張的神蹟顯現而誕生,卻是隨著痛苦整理,收拾起行囊,在半夜悄悄溜走而萌生。」(p. 356;李靜宜譯本)



相比起來,提名金像奬的《愛‧誘‧罪》(Atonement),主題是「贖罪」,但在電影裏,悔疚並沒有帶來救贖,而是只是一個虛構的安慰。看畢整套影片,我都沒有一丁點的感動。

話說回來,我雖酷愛電影,但提名金像奬的五套電影,我當時竟一套都未看過,要之後想辦法補看。看來,不是我實在太忙,便是我的口味已經過時了。

1 留言:

匿名 說...

Atonement講的是自我救贖的*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