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筆下有篇叫《規律》的短篇科幻小說,內容雖跟外星人扯不上關係,但發人深省的程度可謂其作品之冠。故事講述一名科學家神秘死亡,眾人皆以為他是被別國特務暗殺,經調查後方知他是自殺,而非他殺。而自殺的理由,是他在看畢大量記錄自己每天如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錄像後,深感人生在世不外乎是不斷重覆單調乏味的工作/生活循環,便了結這可悲的生命。
認識一位工程系畢業但出奇地選擇從事保險的教友,是名熱忱工作且頗具魄力的年青人。跟大多數人一樣,他希望能儲蓄一筆可觀的積蓄,繼而找個合適的女子,與之共諧連理,婚後數年再生下一男半女。本人雖然不信任婚姻制度,更質疑婚姻的法律作用遠較其實質作用高,但人各有志,總不能叫身邊朋友們都倣效我抱同樣「扭曲」的價值觀。可惜與他詳談後,方知他選擇儲蓄、婚姻、生子的理由,只因為大部份人都是過着同樣的生活而已。故此他覺得自己也須好像別人一樣,循着同樣的「生活程式」去生活,卻永遠不去反思一下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不好哲學,也不愛討論哲學,但做事還未愚眜到盲目地跟隨別人的軌道去走。每當我想到結識女伴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在什麼時候要結婚,婚後如何置業,生下孩子後怎樣替他們找所合適的學校,如何培養他們,為他們龐大的教育開支而惆悵等費人思索的問題時,就覺得自己好像一個在水裏快要下沉的人,還不停替自己在身上掛上一塊又一塊重甸甸的鐵餅。這令我想起中世紀有些苦行僧,愛在酷熱的天氣下單腳站立在田野間,還在自己項上掛上一塊又一塊的鐵板,藉着辛勞刻苦替自己懺悔贖罪。
本來不用過着朝八晚十的勞碌生活,大可早點下班,舒服地在家裏聽聽音樂看看書(我想朋友中除了倉海君有此雅興外,多數人都缺乏這份儒雅)或者種花栽草,但為了要履行那些「生命責任」或「生活程式」,他們只有默默地辛勞着,直至五六十歲,屆時他們也許已到退休之年,但因畢生勞累,身體已累至五癆七傷,唯有在慢性疾病的煎熬下,靜待死亡替他們殘餘的生命劃上終結。
就是他們漫無目的地重覆着「生命程式」(特別是「複製生命」這一環),徒令這世界衍生了不必要的問題,令原來可愛的地方變得不可愛。無目的缺乏意義地繁衍使人淪為跟細菌或病毒差不多,你去問細菌為何要幾何級數般分裂滋生,大概它們會答道﹕「實際的因由我也答不上,繁殖我想是生存的目的,別的細菌不是也不停地在分裂繁殖麼?」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重覆着某個程式的可憐蟲(包括本人在內),但有少數人只會在沒有選擇的餘地下才不得不依着某程式的軌道(工作程式)去走,如洗澡後積存在浴缸內的污水,會在膠栓被拔去後,不由自主地以漩渦狀漏走,因為浴缸內的水不論多頑固也敵不過自然定律(地心吸力)。可歎的是,大多數人在可以選擇的環境下仍如中了咒語般揀選了做程式軌道上的呆子,終其一生呆頭呆腦,到死前一刻也攪不清楚自己做這些做那些是為了什麼。寫到這裏,腦內忽浮現起電影《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的片段:一群穿着白衣的囚犯圍繞着巨大石柱,以疲乏且緩慢的步速「散步」,但當被問及為何要這樣做時,他們卻答不上。
生命程式的可憐蟲
標籤:
左冷禪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8 留言:
左栗子,今次我搵到同路人喇。呢期諗起拍拖、結婚、生育,煩,雖則身邊人好多都做緊或做o左,雖則我做都未做過,但係算喇,至少今期,或者更長o既時間內,都唔好畀自己試,免得傷身傷心傷荷包。自己養好父母終老跟手做孤獨老人好過。
你想起苦行僧, 但其實苦行僧還是有目的地去"苦行", 比你筆下的可憐蟲好多了。
不過我懷疑, 大部份過著這"規律"的生命的人, 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為何要這樣生活 - 別人都不去思考這些高深的問題, 為何我要思考?
我們看他們可憐, 但對許多人來說, 他們生存的意義正正就是過和別人一樣的生命, 從中他們不知有多大樂趣呢!
P.S. 我很喜歡衛斯理的.
日光之下無新事,人行到倦,便想停下來, 過些穩定的生活
最近在網上看過一段網上倪匡的訪問﹐中間他自己好像也提起《規律》這個小說﹐發覺仍然很喜歡他本人的性格。早期的衛斯理﹐引發過我無限的幻想﹐也引發我很多對人生的深思。如果倪匡今天仍然在寫小說﹐我想信我這篇文會把他罵個狗血淋頭﹐不過看了他的訪問﹐這人不是瀟灑是什麼? 在此對他作出致敬。
而且倪先生在訪問中順口說出"藩籬"二字, 我不禁想, 現今的那些所謂作家... 唉.
一段人生單調乏味過著程式生活,整個宇宙的眾生也是在無盡的輪轉程式中因果相循,一切都是虛空的虛空。睿智派所謂的天空掌權者 (Archon) 主宰物質界 (Hyle) 正是比喻此苦境,電影如 《Cube》,《Matrix》 系列 及 《Vanilla Sky》亦是表達這種「敵視托邦」 (Dystopia) 的悲哀,哀哉當中的人們蒙昧不知自己的處境,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錄像」中徒然地捕風捉影。
世上各種宗教中的「得救」、「成佛」、「得道」、「覺醒」都是教人超脫這無止境的輾轉相因,回到既是最初亦是最終的不生不滅之源,救贖之工程在於將此刻有他我之別的宇宙修復至純淨不二之獨一,而所有答案早就根植在我們的「真我」當中。
其實也不可以說可悲,
普通人不過普通生活你想他當過那種生活?
就是這種大部分人過的生活也非絕無意義,
沒有反省的人生只是沒有價值的人生?
這明顯是哲學家的一偏之見。
虛幻的人生確是真實不過,
除了少數極端的不幸之外,
其他大部分的人生也是十分好玩十分有趣的。
幸福人生,须按本能:
(1)“有效快乐”(含有效的:爱、美感、勇敢、好奇、攀比、打食运动、群居共生(良心、道德、正义、助人教人、受助受教、等)、……) 是 事物 进一步 利于“传种接代”之感。 (肯定、鼓励)
(2)“幸福” 是 “传种接代” 进行顺利之感。
(3)“有效痛苦” 是 事物 不利“传种接代”之感。 (警告、监改、促创)
(4)“灵魂” (含:灵感、直觉、个性、“内心热情”、感情、……)是 本能和预本能的 数据和程序运转的 结果。 (心领身)
(5)“人生目的” 是 “传种接代”。 (人间万事之源)
五者 都是 本能(DNA上 祖先的 成功经验)。
[注1:书,1-6章; 本博照片2,3]
苏格拉底的“快乐的猪” 是 按本能办。
痛苦的哲学家、不知足的人,是 不按本能办。
柏拉图的“真善美” 是 按本能办。
哈佛 幸福课10要点:也是 按“本能“办:
1.……内心的热情……。 (本能4:灵魂)
2.……亲密的人际关系……。 (本能1:群居共生)
3.学会失败……。 (本能3、5:有效痛苦、传种接代)
4.……允许……失落和伤感……。 (本能3:有效痛苦)
5.简化生活……。 (本能1:有效快乐)
6.……锻炼……。 (本能1:打食程序)
7.睡眠……。 (本能:夜盲,整夜长睡)
8.……助人……。 (本能1:群居共生)
9.勇敢。 (本能1:打食御敌)
10.……感恩……。 (本能1:群居共生)
从常识反推,必然如此。
对吗?
*****
“……
“恋爱” 是 本能地 仔细核对, 本能数据和程序(感情、直觉、灵魂、…)、
后天数据和程序(理智、知识、精确度、…)利于“传种接代”的 程度。
核对不配,换人再对,并非败退。
[注1:书,章6; 本博照片4]
“夫妻 ” 是 本能地 精神连成的 一个生物体。
同体共济(一倡一随,不顶不背)“传种接代”。
(互相 珍惜包容 之因)
此点不保,幸福难找。
[注1:书,章6; 本博照片4-5]
……”
对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