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領不執牛耳

標籤: ,

今集《最緊要正字》提前了一天播放,反正我已差不多變了「視評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吧。(事實上,我雖然有好幾個有趣題目可以寫,但現在我的時間只容許我匆匆寫下這篇視評,希望聖誕節可以把其餘腹稿寫出來吧)

(牛耳麵)

本集只是教大家讀一些歷史人物的名字和解釋幾個成語,既不講什麼妖音,又不碰口語本字那些高難度問題,所以內容尚算正路,希望他們不要再胡來就好了。但節目中黃念欣博士提及「執牛耳」時,雖引了《左傳.哀公十七年》的杜預注:「執牛耳,尸盟者」,但卻說:「古人會盟時,由主盟者執牛耳,所以後來便用『執牛耳』指某範疇中居領導地位的人」(大意如此),似乎沒弄清杜注的意思。坦白說,今天我已對這節目不抱期望,當然不會苛責他們犯上這個連孫詒讓,甚至春秋時代人自己也會犯上的錯誤。


據盟禮,牛耳根本不是由盟主(即主盟者、領袖)執的。這古禮一向都受到誤解,後來便積非成是,把「執牛耳」解作「居領導地位」了。節目當然不必「糾正」這種約定俗成的誤用,但基於求真的學術態度,多花五六秒解釋一下也是責任吧?要搞清楚杜預的注(「執牛耳,尸盟者」),有兩個方向:

一.以杜注解杜注,當然,前提是你要知道杜預在其他地方說過什麼,這不能單靠辭典。
1.《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非歸其尸盟也」(杜預注:「尸,主也。」);「且諸侯盟,小國固必有者」。(杜預注:「小國主辦具。」)

2.《左傳.定公八年》:「衞人請執牛耳」(杜預注:「盟禮:尊者涖牛耳,主次盟者。」留意,「涖」是「臨視」,不是「執」。)

可見杜預所謂「尸盟」,指負責準備好盟具(是「主辦具」,不是「主盟」),例如執牛耳等;這不是盟主(尊者)做的,而是由小國辦的,所以把「尸盟者」當作盟主或領袖,就好比把「管理員」看成「管理階層」一樣,都是美麗的誤會。

二.讀不明白杜注,何不查一查孔穎達《正義》?《左傳.定公八年.正義》說得最清楚:
盟用牛耳,卑者執之,尊者涖之。

孔疏這句話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把《左傳》上述幾個年份的內容比較、綜合而得到的結論,我這兒不詳細論證了。有興趣的讀者,可自己根據以上年份,翻查《春秋左傳正義》、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吳靜安《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續》等。

總結一句,古人會盟,按盟禮該由小國執牛耳,但可能是杜注說得不夠明白,後人便把執牛耳的尸盟者當成盟主,再引申為領袖,所以按照「正字」的嚴格標準,即使我們可繼續約定俗成地把執牛耳解作領袖,也應該正確認識它的歷史淵源,對嗎?

說了一晚牛耳,太悶了,還是吃吃豬耳菜更痛快。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