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地人」說起

標籤:

今天看了讀者文摘,談到台灣的原住民(以往稱為山地人)。作者說以往當局根本不當他們的音樂是音樂,當局還請族人去學習國語和"do-re-mi"。到後來原住民音樂才得到重視,還被奧運會選用。

近日內地開放民眾到台灣旅遊,很多內地人希望到日月潭旅遊。大概因為內地的小學課本就有關於日月潭的課文,人們都對此印象深刻吧。可是該課文提到日月潭中間有一個光華島,原來現在已給正名叫拉魯島了。很明顯,「光華島」是漢人取的,「光耀中華」喔!這難免很「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可是要是這樣很多地名要改了。

當然,內地當局對少數民族也不是不尊重。比方從前內地地圖管新疆烏魯木齊一處地方叫「妖魔山」,現在叫雅瑪里克山了。烏魯木齊曾經叫「迪化」(啟迪教化)、呼和浩特曾經叫「歸綏」(歸化綏靖),都是以漢族為中心,把少數民族當作要被教化綏靖的名字。

「多元文化」大概是戰後才出現的新觀念,結果很多白種人或所謂「強勢」民族強改的人名地名都得正名了。澳洲的所謂「艾爾斯石」(Ayers Rock,也就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所謂「世界中心」)得正名尤魯魯(Uluru)石了。。緬甸和仰光英文本來是Burma和Rangoon,現在得叫Myanmar和Yangon了。說來有趣,「仰光」本來的意思不是「仰望光明」,雖然意思很好,而是「戰勝敵人」!

本來有意寫一篇關於Anglicisation的專文,但現在放在這裡討論了。緬甸和北京當局很在意「名從主人」,不要外國人亂改自己的地名。所以Peking要變成Beijing,Chungking成了Chongqing。可是一些地方的人卻聽之任之,是Hong Kong和Kowloon,不是Xianggang (Heung Gong)和Jiulong(Gau Lung)。很多香港人名字的中文譯音在某些人聽來很古怪,但大家也根本不在乎了。

當然你可以說,外國人那念得準我們的九聲?可是對內地來說,那是民族尊嚴。對於少數民族卻雙重標準,一方面不再叫安東綏遠,另一方面不能說「台灣原住民」「東突厥斯坦」「圖博」,要說「高山族」「新疆」和「西藏」,當然,這涉及很複雜的政治問題,或者古人說的「夷夏之辨」了。記得在電影「笑傲江湖」,香港版是漢人說廣東話,苗人說國語,在台灣是不是掉轉的呢?一段時間我也覺得閩南語很俗,只是後來有機會接觸到閩南歌曲和台式中文才欣賞到閩南語之美,搞不好他們也要說廣東話俗不可耐呢!如果原住民的音樂不是音樂,「高山語」不是文明人說的,那什麼語言文字和音樂才是「正統」?

延伸閱讀:
本blog:舒爾賽:狗屁一通,各顯神通
本blog:本人:Romanisation
Alexandra:君自何方來(正文及留言部份):談到「南有南蠻,北有北狄」和我一位「原住民」朋友。

1 留言:

匿名 說...

雖然很多內地人希望到日月潭和阿里山旅遊,但身為台灣人,我卻覺得這兩地很不好玩耶,墾丁、太魯閣好玩多了。

很多內地的拼音法我不太能接受耶,因為我姓謝,拼起來要因此要在姓上放各大叉叉X,覺得很不吉利,問了命理師也說不好,我也覺得很觸霉頭,所以啦,見仁見智,大家統一格式只圖方便而已,不見得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