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眼中的吐蕃 - 谈“语境”、“话语逻辑”和社会化媒体营销(轉載)

標籤: ,

作者:安步当车
原載:Adxonist

这次吐蕃事件,西媒被国人痛批存在“偏见”。特别是西媒的后续报道,对暴徒袭民的事实基本忽略,迅速将事件嵌入一个固定的叙事结构中,让人大跌眼镜。实际上,不少西媒也努力平衡各方面的素材,但还是摆脱不了国人眼中明显的颠倒黑白。

这到底怎么回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我也贡献一套(和社会化媒体营销有关)。

语言背后 - 语义、语境、话语逻辑

语言除了表层的“语义”外,还有浓缩在文化传统等非符号编码信息中、同为沟通成分的“语境”,再深入一层,是由“语境”所反应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等构成的“话语逻辑”。

作为一种工具的语言,既强大,又漏洞百出。说“上海人小气”,从整体上把握了很多上海人的一个特质,但是也明显地离事实(不少上海人并不小气)有一段距离。人一进行概括就出现这种语言上的悖论,不妨说是人的思维有限性的一种体现,无法避免。在报道和讨论吐蕃事件时,反复出现的一个焦点是历史上吐蕃是否为一个 “guo 家”,实际上,民族国家这一近代出现的概念,并不能顺历史回溯,准确适用于当时的吐蕃以及吐蕃-元朝之间的关系上,用“国家”来报道讨论吐蕃事件,已经开始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第一步。这是语义层面上的问题,这个层面的问题还有很多。

至于“语境”,举个简单例子,西媒喜欢选择 “regime”来描述中国ZF,表层意思是“政权”,其“语境”所传递的含义是,无授权、不合法、不好的、甚至有那么一点点邪恶的味道,这是 “regime”在英语世界所暗含的、同时广为人知的意思,用“regime”,广大西方读者获得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示。

西媒在报道吐蕃事件中,所选取的语言很有“特色”,翻来覆去那么几个关键词(就不多啰嗦了),这套语言及其“语境”所折射出的一套世界观和价值取向,我想,就是广为传诵的“普世价值”、“偏见”或“叙事结构和角度”,也可以称之为一套自成一体的“话语逻辑”。

陷入特定“话语逻辑”妨碍客观认知

有博客指出,吐蕃事件的对立双方都忽略了一些明显的事实。实际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日本的右翼、上世纪80年代传统意识形态派、还是报道中国的西媒,拥有强势“话语逻辑”者无不有一种忽略局部事实的倾向,说白了就是妨碍了对周围世界的全面和客观的认知。

陷入自己一套话语逻辑的后果之一,是用自己的一套“逻辑严谨”、听上去滴水不漏的语言和分析,得出似是而非或者很荒谬的一些结论。记得以前90年代初传统意识形态派激辩为何要对年轻人进行灌输,觉得分析的很有道理,可为什么结论如此荒谬。还有纽约时报的某知名中国评论员,喜欢用诸如“警察”、“压制”、“权利”等关键词,觉得单就素材和段落而言,分析的也没什么错啊,可是整个文章读完,觉得离开事实差距很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时代周刊的中国主题博客,又比如,我们的某个提供海外参考资料的报纸(实际上,我们自己的例子更多,大家都明白的)。

不同“话语逻辑”妨碍交流

语义层面,中外交流可以通过翻译来进行,语境方面,一般的翻译是不够的,还需要浸淫多种文化的人来居间作为桥梁,到话语逻辑层面,就非常困难了,是个系统工程。还是回到吐蕃事件,国人有很多讨论,都围绕在ZF对吐蕃投入多少建设和援助、生活提高多少、高考可以加分等方面,其实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大背景下的“话语逻辑”,可能与吐蕃居民的诉求(话语逻辑)相去甚远。另外,因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中外关于吐蕃的“话语逻辑”更是相差甚远,可以说是鸡同鸭讲,这样的对话根本不是交流,对于互相了解、寻找妥协和方案无济于事,我个人觉得,病根也在各个方面的“话语逻辑”太不一样。

再举个反例。在吐蕃问题上,DL拉马和海外吐蕃为什么能博得西媒体和西方公众的青睐,跟两者的话语逻辑接近有关。西媒的话语逻辑反映出的是世界很多地方的主流价值取向,政治的不说了,还有,保护环境、维护文化遗产、贬低纯物质主义等等。海外吐蕃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其慢慢确立的一套“话语逻辑”与西媒和西方公众暗暗相合,比如,DL拉马谴责吐蕃人喜爱着皮草,认为不符合佛教教义,好莱坞的不少电影明星心有戚戚,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海外吐蕃和打来拉马的“话语逻辑”(爱护动物、仁慈、保护环境)与他们完全一致 :)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有趣的例子。香港有个专门翻译中文资料的博客,叫 ESWN,是很多西媒获得有关中国背景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次吐蕃事件里,ESWN翻译了不少反映吐蕃实情的中文文章报道,可以说非常地偏向中国,但是仍成为很多西媒所引用的来源。如果你持续关注的话,可以发现,ESWN在“反映中国观点”的帖子间,不时穿插些血淋漓的警差/城管打人的照片,把整个博客稳固在了以“human权”、“ab-use”、“min主”等关键词所代表的一套“话语逻辑”中,使之能为同“话语逻辑”中的西媒所接受(尽管西媒直觉上可能觉得文章基调不合口味,但其叙事角度和结构总体上还是“一伙的”,也就勉强接受了)。

从这个角度看,英文讲的很顺流的中国人,跑到主流西媒上大声辩论一番,实际效果却很差,其根本原因是,国人的“话语逻辑”与西媒和西方公众的完全不一样。反过来,西媒的很多议论,在国人看来很难理解,不少只能从恶意的角度揣测,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近来也有一些西方人尝试通过组织翻译中文资料,来进行中外之间的交流,效果也不理想,很有些灰心丧气的感觉,我想,翻译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他们在选取资料、阐述、诠释等时候,仍然沿用了西方的“话语逻辑”,给中国人以某种与现实有距离、与真相有差距的感觉。

扎堆、逆选择和free press

博客侧栏一般有个链接,把自己喜爱的博客或者好友的博客收集在一起,研究表明,侧栏链接倾向于和自己观点接近的博客,另外,人们阅读其他博客或在上面发表评论,也倾向于到那些和自己观点相近的博客上去。

吐蕃事件后,国内出现了少量的评论,认为西媒的“偏见”遭到国人抨击,稍微有所收敛,正好说明了开放的、竞争的媒体环境,有利于人们兼听则明,形成客观全面的认知。这个论点不妨称之为freepress原教旨主义,个人不是非常赞同。在前面一个相关的帖子后面,我提了几条观察:

* 西方公众在资讯开放、观点多元的传媒环境中,有普遍的“选择性阅读”的习惯
* 公民(包括海外游客、普通百姓等)有利于中国的一二手证言,并未被西媒采用
* 海外吐蕃的极端情绪和运动,近年发展很快,上述传媒环境并没有起到“解毒”的作用
* 暴徒袭民照片流传,在事件尚未完全平息时,国内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仇视吐蕃的极端言论
* 在信息和表达最顺畅的网络上,对立方并未形成对话的良性互动,极端言论随处可见

实际上我的意思是,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媒体环境里,可能存在一个“逆选择”的现象,两个方面,一个是媒体选择那些与读者“话语逻辑”相契合的素材和观点,一个是读者选择与自己的“话语逻辑”一致的阅读资料进行阅读。这样一个“逆选择”的过程,并不因为媒体环境开放而消失,因为存在这样一个“逆选择”,人们可能离开真相和事实更远,离开对话和交流更远。

刚好今天有个例子,《纽约时报》博客考证说,奥运火炬传递源自纳粹希特勒,所以代表了XXXYYY,在这样一个时候突然经过“考证”,发现了奥运火炬传递的渊源,再读读帖子下面的读者评论,蛮有意思的。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