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民主十問》有感

標籤:

所謂《民主十問》,就是香港民主發展網絡印發一套十份有關民主的宣傳小冊子,現已輯印成書。曾經有一套,不見了。近日在理工大學找回,讀到以下的內容,讓我深有所感……

直接民主……是最古老的民主方式。可是現代社會日益複雜,基於時間及其他限制……代議民主也就應運而生。部份設有全民公決的國家,也只有在最重要的議題上,如修改憲法、罷免行政首長,才會實行直接民主。

很多人以為民主制度下的公民必定非常理性,關心時事、積極參與政治、蒐集政治資訊及作出分析、積極監察政府。其實很多研究政治文化的學者指出,人民太熱衷政治,經常參與運動和對施政提出意見,會令選出來的民意代表難以施政,不一定對民主發展最有利。

在穩定的民主社會中,大部份人應像「常人」一樣多關心工作、娛樂、家庭和生活,把公眾事務信託給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管治和代理決策。只有當政府出了亂子、嚴重失誤,人民才會出來參與。

香港人日常只關心一般生活或「搵食」,到覺得政府和政策出現大問題,例如廿三條立法,才大規模參與七一遊行,是正常而非政治冷感。


曾幾何時,我就很有那種「關心又如何?面對著家人和雇主的期望與要求,保住飯碗,生活穩定……」的無奈。讀了小冊子我不是說就可以把「政治冷感」「合理化」,不是說到了選舉投了票就了事。只是平日我關心工作、娛樂、家庭和生活不算錯,只要在關鍵時刻行動行動,嗆嗆聲也不失為一個「民主社會」裡的公民。

有一段時間,我很羨慕一些炙手可熱的年輕時事評論員,在報上寫出又精闢又富國際視野的政論。家人也會很impress一些「精英」學生或受訪者,能有條有理毫不緊張在媒體上,以極短的時間內說出自己的對時事的意見。實際上在現實的世界,不很多人可以花很多時間蒐集政治資訊、作出分析。一般人只能在電台電視接收資訊,最多在報上讀讀評論。意見喔,更多人也只能人云亦云的覆述別人的意見,難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竟很多課題和政策的決策過程不是一般人可理解。

這麼,是不是就不要民主,可以不聞天下事的去幹活?有人說民主制度對拙口笨舌的人很不利(忘了出處),其實要求口舌便給的不過是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員吧。要是不會說可以投書報刊,再不會到議員辦事處找助理代勞甚至代言吧。有人說得好,寧可在民主的制度中trial and error,也不要在專制制度過「好日子」。

或許,我們無須為不能像「年輕時事評論員」能寫出好文章感到不如,也無須未能出席保護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行動而感到內疚。要是你像我對公共事務特別關注,多關心多蒐集多分析多支持甚至去行動去為議員作義工固然好。要是你「冷感」,不去投票我也不怪你,只要你心底還有「民主信念」,好好工作生活或許也夠了。或許孔子說的也有道理:「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