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香港華人識李國章,同樣不認識香港英人莫禮時。
今天報紙謂教育學院校長莫禮時不被校董會續約,原委跟教育統籌局長李國章堅持拉攏香港中文大學和教育學院合併事宜上,一直校長莫禮時是阻力有關連。教院校董半年前已被表明不支持合併便不獲續任。
江湖政治,園主深明什麼羅生門,明爭暗鬥,明哲保身,一山難二虎,忠奸莫辨,所以不明其內,不能耳聞作其評。但人有直覺分好壞忠奸的,何故如此多師生獲悉校長莫禮時掛冠便反應強烈激動,似乎校長有得人心一面,而且看其履歷,一生皆是教育學術工作者,終生就是投身教育的那代英國教育家。時代學者風骨在莫禮時身體力行中,故不能不正視其反對合併兩院,事必有因。
反觀李國章,他今為官,前中大醫學教授至校長,近來掌管教育統籌局帥印,好大喜功,搞到江湖風風雨雨,活脫脫是一名 岳不群。官場重實利重留名,學者理念重風骨,我們應該如何看這件香港教院風雲呢? 況且教育這門檻是應該交付務實低調和有實學理念者去掌管會比較合適,辦院校不同做大集團CEO般一味上市搞大,亦不應求建功留名打拚造大,一切最終只會死於浮華。
狗群獵殺母孤狼,就是森林中之殘酷,幼狼下場可想而知。
應該如何看香港教院風雲呢?
標籤:
明日黃花,
katana 刀劍江湖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8 留言:
李國章不是醫生嗎? 早前是中大醫學院的,不是嗎?????????????????????
記錯,立更正
他在中大也是教學的,之前是教授,後來是校長,不能說「不是教育工作者」。
謝指正,急撰文犯錯頻,罪過!
以教育為事業的人,其責任該是幫助學生了解及發展自己的個性和才華。能培養出一群有生命力的社會公民和有實踐能力的發夢王,就算是成功的教育了。
李國章的確是如假包換的「教育工作者」,但問題正正在於他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於他而言只是工作,不是事業,更不是夢想。要評論這個人,就要先審視一下他的教育理念、其理念的前設和落實理念的方法。一般人只着眼於第三方面(即教改的具體措施),卻似乎沒甚麼人由根本質疑其教育理念所預設了的意識形態。
事實上,這不獨是李國章個人的問題,而是環球教育已經徹底地變了質--教育已淪為一種工業,這工業的產品就是所謂「人才」,而人才的定義,就是協助企業有效率地賺大錢的人肉工具。這些人肉工具有很多種:最聰明的一小撮依然保持清醒,懂得unlearn 學校灌輸過的垃圾和戒掉一切只適用於應試的思考模式,從而游刃於俗世和理想之間;可惜更多的人肉工具,歷盡滄桑之後已迷失了自己,終身在「工具界」沉淪而不自知,而這就是今天教育的真正目的,一個赤裸裸的教育現實。
至於中大、教院合不合併,說到底也只是資源分配的問題,我不知來龍去脈,無謂評論了。但對比起社會的前途、學生的命運,這種「技術問題」真的重要嗎?
年少時受過港大醫學院的白眼,自此他的一生就走上了不惜一切只要復仇之路,除了此執念,他心中別無所有,很可悲的人。
做「大學校長」,要緊的不是有沒有甚麼像樣的教育理念,而是有沒有找有錢人捐錢的能力。李氏任中大校長期間最大的功績不是甚麼校政開放之類,而是開了條校友徑,替中大clinic 入了兩部Plasma。
大學是不是教育機關,這還是一件很值得商榷的事。研究型和教育型的大學的分別就是一例。然而沒有錢,大學就很難說得上是一個「機關」了。尤其是在香港。
教院和中大合併,關係到政府的教育預算、教院和中大各自資源的分配,全都是最要緊的錢的問題。學生?難道,香港政府和大學高層會管學生的意見嗎?
(這是實然,不是應然。至於應然的,天曉得)
jacky:
急切間沒甚麼長篇論據想說,只想短短說幾句。
教院學生的「底子」差,原因是因為教育本身在香港不是吃香的行業,你看港大中大等的教育系也不是人盡龍虎。
再下來是名的問題。港大中大的學生慕其名而入讀,令收生成績上升是不爭事實,但教院近年來的校譽,辦學效果正在提升也是事實,此時說教院收生差而要併入其他大學,似乎武斷。
教院出來的學生,事實上質素也不錯,那為甚麼要殺她?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