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名何從

標籤: ,



四字神名 (Tetragrammaton) 為希伯來字母 Yud - Hei - Vav - Hei ,在希伯來聖經中共出現了 6,823 次,為不可稱的神名,是聖經中所有神名的總合。Y-H-V-H 一字因著古希伯來文只寫下輔音而不記錄母音的原故使原來的發音早就失傳了,在近代神名正名運動中則出現了分別主張 Y-H-V-H 為「耶和華 — Jehovah」和「雅威 — Yahweh」兩大陣營,兩者均抱持勢不兩立的態度。

有說 Y-H-V-H 譯作「耶和華 — Jehovah」源自十六世紀羅馬教宗利奧十世要求方濟會神學家彼得加拉太 (Petrus Galatinus) 遞上 Y-H-V-H 的拼字以作公式使用,他就將「主」 (Adonai) 的母音與 Y-H-V-H 梅花間竹式拼湊而成,不少人認為這是很無稽的做法,然而此說早見於猶太秘學《光輝之書》中,以 Y-A-H-D-V-N-H-Y 為生命樹上的「子」 (Zeir Anpin) 和「女兒」 (Nukvah) 之結合,近代猶太秘學創始人拉比以撒盧利亞 (Isaac Luria) 則以此伸延至一種名為「合一法」 (Yichudim) 之默觀術。在猶太教中「主」 (Adonai) 和 Y-H-V-H 一直有著相當的互替性,猶太秘學中指出人若要領悟 Y-H-V-H 一神名之奧義,他必先以「主」 (Adonai) 為入門,這是為何猶太人每當要唸誦 Y-H-V-H 一字時,他們會以 Adonai 取代之的源由。「耶和華 — Jehovah」一字最早則可追溯至1530年的英語《摩西五經丁道爾譯本》 (Tyndale's translation of the Pentateuch) ,當時的拼法為 Ieouah。在此派正名運動中以「耶和華見證人會」為最激烈,其論據不乏大量引用早期基督教典外經的記載,包括靈知派經典及希臘魔法蒲草本等。

以「雅威 — Yahweh」作 Y-H-V-H 的原音為近代學者較接受的說法,在十八世紀末由德國聖經學者威廉格澤紐斯 (Wilhelm Gesenius) 所提出,稱為「學者重構版」,重構自早期基督教典外經中希臘文的 Iaoue。此派聖名運動自二十世紀復臨運動而衍生,以「神恩會」 (Assemblies of Yahweh) 和 House of Yahweh 為主導,他們同時主張「耶穌」的英譯為希伯來文的 Yeshua 以取代 Jesus 一字。

第三世紀教父優西比烏 (Eusebius of Caesarea) 就曾提及希伯來四字神名為希臘文七母音整合為四之說;十九世紀人智學 (anthroposophy) 始創人魯道夫.史代納 (Rudolf Steiner) 亦曾提出相同的說法,他認為神名就是沒有輔音的純母音組合,基於那是眾語言的原音,是屬靈領域的基準法則。在古猶太時代還有一種單以輔音找出讀音的方法,稱為 Matres Lectionis,自此法則 Y 將轉成 I、 H 將轉成 A 或 E 、而 V 將轉成 O ,這樣便可得出 Y-H-V-H 即母音的 Iaoe 。在《猶太百科全書》(1901-1906) 則作了以下的解說:

Iao 為希臘文的 Y-H-V;
Iaoue 為希臘文的 Y-H-V-H

「義阿奧」 (Iao) 為經常出現在靈知派經典和護身幣的神名,公元前一世紀的希臘史學家狄奧多羅斯 (Diodorus Siculus) 、教父克利門 (Clement of Alexandria) 和教父俄利根 (Origen) 均曾提及「義阿奧」 (Iao) 為希伯來四字神名之原音。在靈知派經典中,此名並非不可見的至高者之名,卻是自祂而生的首道能力之名。在十九世紀自《阿斯科溫古本》 (Codex Askewianus) 的《媲斯諦蘇菲亞》一經典中耶穌稱「義阿奧」為「我父之父」,並解說了「義阿奧」一字之意義:
耶穌唸起咒文,與門徒一起穿上麻布面朝大地四方,
說:「義阿奧,義阿奧,義阿奧」。其意思為:
「義奧達」 (Iota) ,基於宇宙已成形;
「阿拉法」 (Alpha) ,基於它會返回原狀;
「奧梅戛」 (Omega) ,基於一切的整合即將成就。

耶穌這裡所作的明顯是猶太秘學《創造之書》(Sefer ha Yetzirah)教導在運用昇天術前以 Yud - Hei - Vav 三字之易序組合封印上下四方之神秘儀式,與《創造之書》中提及 Yud - Hei - Vav 之前身 Alef - Shin -Mem 為萬有三原型之說相當接近。

在《拿戈瑪第古本》的《埃及人福音》則記載一作為了不可見者的表徵之隱藏名字,父母子之三聯能力(基督教中三位一體之原型)皆自祂而生:
大光之父從寂靜中展現,
祂是偉大的萬有 (Doxomedon) 次元者,
就是三聯之子歇息之處。
祂的榮耀寶座在該處奠立,
那不能揭示之名亦刻在此石板上。
正當萬有光之父歇息在寂靜中,
祂的名作為了不可見的表徵,
一道隱藏且不可見的奧秘就展現:

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義
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
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
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吾
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
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
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奧

(iiiiiiiiiiiiiiiiiiiiii EEEEEEEEEEEEEEEEEEEEEE oooooooooooooooooooooo
uuuuuuuuuuuuuuuuuuuuuu eeeeeeeeeeeeeeeeeeeeee aaaaaaaaaaaaaaaaaaaaaa
OOOOOOOOOOOOOOOOOOOOOO)

這樣,三重能力將榮耀頌讚歸于那偉大、不可見、
不能命名、童貞且不可直呼的靈和祂的雄性童貞。

這裡的「義耶奧吾耶阿奧」 (Ieoueao) 正符合了教父優西比烏四字神名為七母音整合為四之論述,以 Matres Lectionis 法轉換就能得出希伯來四字神名之 Y-H-V-H ,換言之,《埃及人福音》中的「義耶奧吾耶阿奧」就是以科普特文保留了希伯來文結構所限而失傳了的四字神名原音,為四字神名原音在所有文獻中最完整的記載。如此說,希伯來四字神名 Y-H-V-H 在靈知派為一至聖之名而並非泛指為造物惡者 「夭達暴特」 (Yaldabaoth) 一字諷仿的對象,「夭達暴特」必定是沿自猶太傳統中另一與其字源意思「混沌之子」相關的人物。以 Ieoueao 對照 「耶和華」在《摩西五經丁道爾譯本》 的 Ieouah 和 「雅威」之語音 Iaoue,可見三者差別根本不大,更是同時指向同一語音源,這樣兩派人士又何須相煎何太急呢?

猶太秘學重要典籍《光輝之書》解說,四字神名是沒有名字的至高者用以穿梭天地之坐駕,祂並非至高者的名字,而是自其首生之宇宙一體阿當卡蒙之名。 Yud - Hei - Vav - Hei 四字順序對應著阿當卡蒙之四相 — 「父」 (Abba) 、「母」 (Imma) 、「子」 (Zer Anpin) 和「女兒」 (Nukvah) ,亦即天地四次元界 — 「阿知律界」(Atzilut) 、「卑立阿界」(Beriah) 、「耶知剌界」(Yetzirah) 和「阿施亞界」(Asiyah) ,靠著此四者的結合使萬有修復至太初無瑕之狀態,與靈知派的說法可是同出一轍。

Gnostic Amulet with

有「義阿奧」之名在其上的靈知派護身幣,現存於密芝根大學凱爾西考古博物館

10 留言:

.bwd. 說...

It is an Abraxas gem, I think:

"Abraxas-gems are engraved stones of varying material and form upon which this word appears, either alone or with other names of God, and in connection with mystic figures and groups of letters. The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Abraxas figure is a human form with a fowl's head and the extremities of a serpent, carrying in the one hand a shield and in the other a whip. These Abraxas-stones, especially those which from their material are used for superstitious practises, are also of interes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Judaism, inasmuch as they often bear Hebraic names of God: Iao, Sabaoth, Adonai, Eloai. Beside an Abraxas figure the following, for instance, is found: IAΩ ABPAΣAΞ AΔΩN ATA, "Iao Abrasax, thou art the Lord" (Bellermann, "Versuch," iii., No. 10)."

(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view.jsp?letter=A&artid=633)

Zeke 說...

是的,當時民間一度盛行著攜帶此有著 Abrasax 和雞頭像的石塊和銅幣作護身符(一如十年前流行的 Tamagotchi,同樣都是雞),初代教父特土良 (Tertullian) 亦因此而在其反異端著作中誤指 Abrasax 是巴西里德斯 (Basilides) 靈知派至高的神之名,容格同樣被特土良所誤導從而宣稱在古靈知派導師巴西里德斯親自指導下寫成了《 向死者七次布道》 (Seven Sermons to the Dead) 歌頌靈知至高的神 Abrasax。

直到 1945 靈知派首次以第一身自辯的 Nag Hammadi Codex 重見天日,在《埃及人福音》、《阿當啟示錄》和 Zostrianos 三本經典可見, Abrasax 在靈知派神性架構中僅是下層流溢的四光者之一,與天使加百列 (Gabriel) 同等作為下界的掌權者,既是掌權下界(大地),這是為何當時人們會以祂的名作護身用途。

如此烏龍情況在教父們一系列反異端著作中屢見不鮮,這時基於他們在批判一異己派別時大部份時候都不曾直接接觸過該派別人士及看過他們的經典,不時單憑道聽途說及從名字聯想該派別的教導,護教可是如此兒戲的?

倉海君 說...

Yaldabaoth會否源於Y-H-V-H Saba'oth-- יהוה צבאות
--即統領天使團或萬軍之神呢?(Jeremiah 32:18)至於神名失傳,可能跟後來魔法盛行有關,正因為神名可當咒語,所以便被禁止,只有大祭司在一年一度的贖罪日才可直呼聖名。

Zeke 說...

對, Yaldabaoth 必定與 Sabaoth 有關及衍生,他是逆向 Sabaoth,在 Nag Hammadi Codex 三本創世神話《宇宙之源》、《掌權者之實相》和《約翰秘傳之書》 皆見一名為 Sabaoth 之人,為 Yaldabaoth 之子,因著祂願意悔改並背棄其繆誤之父,Sophia/Barbelo 把祂成為陰陽並存者提昇至七重天上的寶座讓祂統領天地及得著榮耀,有著以諾傳統的 Metatron 在七重天上登基的強烈影子。在第一聖殿時期,除了燔祭予阿舍拉外,聖殿中亦供奉七十二天軍,他們分享著主宰列國和星宿之權柄,為之 Sabaoth,這樣至高者才有「萬軍之 YHVH」之銜。我個人認為 Yaldabaoth 某程度上是在影射變了質的第二聖殿權力,以 Yaldabaoth 自以為是神且不知智慧之母 Barbelo 在其上暗示第二聖殿權力移除了阿舍拉。

Gershom Scholem 曾與一些學者激辯反對把 Yaldabaoth 解作「混沌之子」 (Yalda bahoth) ,直到 Nag Hammadi Codex 的 《約翰秘傳之書》 出土,文中出現了「混沌之子」一銜頭緊隨 Yaldabaoth 之名,並指他有著另外的兩個名字: "Sakla" 和 "Samael",同為撒但在古猶太的原型,謎底就此揭開了。

倉海君 說...

離一離題。你提及「混沌之子」 (Yalda bahoth),令我想起了創世記開頭的tohu va bohu (תֹ֙הוּ֙ וָבֹ֔הוּ),即太初之混沌。其中bohu一字,我相信就是中國的伏羲/庖羲(兩者古代皆以"B-H-"為聲母)的詞源,因為庖羲象徵匏型,跟女媧象徵瓜型一樣,同屬葫蘆一類,在中國神話史中可與混沌互換。(神話要例可參考葉舒憲,蕭兵等著《山海經的文化尋踪》的混沌篇第二章)伏羲二字幾千年來無法解釋,必是外來語無疑,或即bohu。

倉海君 說...

山東微山縣兩城鎮出土的漢代畫象石,有一片描繪女媧、伏羲(二者皆蛇形)交尾,而中間有西王母(留意頭頂的鳥),很像那Abraxas gem,我認為主題都與混沌和創世有關,真可謂「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Zeke 說...

在舊文中我亦曾以 Sabaoth 悔改並背棄其父 Yaldabaoth 而被膏立對照猶太秘學中首生的「混沌界」 (Olam ha 'Tohu) 繼而重生為阿當卡蒙之「修復界」 (olam ha Tikkun) 之先後序,《創造之書》的重點就是重返「混沌界」從中參出萬有存在之理。按《創造之書》,Y-H-V (基督教的耶和華)是阿當卡蒙在「修復界」之名,在先前的「混沌界」時則為 A-Sh-M ,我個人認為 A-Sh-M 就是神的配偶「阿舍拉」 (Asherim) 之名,按《列王紀下》 18:4,希西家王打碎在聖殿中摩西所造的銅蛇像,即阿舍拉作為智慧之蛇在第一聖殿中受敬拜之古傳統。

女媧伏羲神話必定和近東神話東傳有關,漢明帝夜夢金人而遣使西域拜求佛法,當中亦包含當時公元三世紀中亞最盛行的摩尼教,與女媧救世相當接近的近東洪水滅世傳說亦籍摩尼教漢文和維吾爾文的《大力士傳》引入,女媧壁畫出現次數最頻時間同為東漢早期,時間上是非常吻合。

.bwd. 說...

另, 蛇在靈知派中好像有不同的面貌/功能。一般來說, 正如Zeke兄所言, 蛇在靈知派引領Adam & Eve走向知識, 走出Yaldabaoth的陰霾, 這與智慧之蛇一說是十分相合的。但«約翰密傳之書»則記載這工作是耶穌而非蛇所作。在«約翰密傳之書»中, 第二部份重新演繹了«創世記»的開篇, 其中耶穌告訴約翰, 空中掌權者叫Adam食生命之樹(另一寫法為“他們的生命的樹”), 但這棵樹是不好的。他們又站在知識之樹前, 不讓Adam看見, 但耶穌說, “但是, 是我指示他們吃的。” 約翰問耶穌, “主, 不是蛇教Adam吃的嗎?” 耶穌回答, “蛇教他們吃下淫慾及破壞, 以便Adam能為他(蛇)所用。… 我則於知識之樹上 … 以鷹之形態展現, 我會教導他們(人類)及於深沉的睡眼中喚醒他們。” 另外, 在滿有意象的«珍珠之頌»中, 蛇“囚禁”著珍珠, 而王子自東遠行的目的則為找著珍珠(合一), 不料他的身份被揭穿, 被蛇迫著食了他們的食物(又是吃), 以致王子忘了自己的身份。國王於是寫了一封很優美的家書, 這封家書以鷹的形態飛到王子處, 化作聲音, 喚醒沉睡中的王子。

另外, 在«約翰密傳之書»中, Yaldabaoth引誘了Eve (來自Sophia的Enlightened Insight, 經Yaldabaoth的一口氣吹進了Adam (不是Adamas), 再被Yaldabaoth“夾硬”分出來變成另一人), 生下了Eloim (Elohim) 及 Yave (Yahweh)。

我有點覺得, 由於希臘文化和猶太文化的相疊(if not融和), 有時候, 會出現經文中用了人家的字詞, 不過意思可不一樣的情況。我自己怎樣理解這些經文呢? 雖然這樣說有點玄, 不過, 我傾向通過默想, 靠內在的光去除一切可能的誤解誤譯誤用, 來理解 – 事實上, 像«珍珠之頌», 若不以默想的角度視之, 還不容易明白那些意象(於我如此)。正如在«約翰密傳之書»中, 耶穌說:

“(If) the Spirit (descended upon them), they will in any case be saved, and they will change (for the better). For the power will descend on every man, for without it no one can stand. And after they are born, then, when the Spirit of life increases and the power comes and strengthens that soul, no one can lead it astray with works of evil. But those on whom the counterfeit spirit descends are drawn by him and they go astray.”

另, 我很認同“Yaldabaoth 某程度上是在影射變了質的第二聖殿權力”這見解。

Zeke 說...

剛想出 Yaldabaoth 的一個可能性,Yehuda Sabaoth, Y-H-V-D-H Tz-B-A-V-Th,南猶大國 (Judah) 之掌權者。

Eloim 和 Yave 則反映當時拉比猶太教及基督教中各自爭辯之議題 — 慈愛之神不審判,審判之神不慈愛。在這矛盾下當時兩教均有提出 Elohim 和 YHVH 分別為公義和慈愛兩個神(見拉比文獻 Two Powers on Heaven)。靈知派以此善惡二神為該隱和阿伯,兩者都是極端和不完全的,唯他們的弟弟阿當三子塞特擁有陰陽並存的神性,為之人子。中世紀 Kabbalah 整合了前人的說法,從而發展出生命樹上 Gevurah (審判)和 Chesed (慈愛)的對立,此兩屬性僅為下層的 Zer Anpin (子) 而不達父和母所在,以示無論帶有慈愛或審判屬性者皆不是至高的神。

.bwd. 說...

Thanks Zeke! 你連著塞特, Chesed及Gevurah來說, 我好像明白了點。